至於當講師講課,還有挖墳掘墓這些事情,莊睿那是一點興趣都沒有,當講師一個月才賺多少錢,在九十年代的時候不是流傳過那麽一句話:做教授的不如買茶葉蛋的。

    而挖墳掘墓,雖然能見到許多真正出土第一手的古玩,但是那活經常會三五個月的泡在荒郊野地裏,並且古玩挖出來也不是自己的,看得見摸得著,就是帶不回家,莊睿才不想找這鬱悶呢。

    孟教授擺了擺手,顯然不想在這裏談這個話題,而是看向了那老板,說道:“老那,咱們也是老朋友了,我從你這裏淘弄了不少物件,可不全是真的啊……”

    那老板聞言笑了起來,他是開門做生意的,不怕這點小尷尬,說道:“孟教授,您也是圈裏人,這規矩也知道,其實有些玩意兒,我自己都不知道真假,不過開門做買賣,我肯定是當成真的來賣了……”

    當著莊睿的麵,那老板可是不敢胡亂說話,孟教授其實隻算是位藏家,倒不怕什麽,但是以莊睿剛才說出的那番話,絕對是行裏人,他也怕壞了自己的名聲,幹脆是實話實說了。

    孟教授聽到那老板的話後,也微微點了點頭,那老板這話說的還算是實在,現在開古玩店的,都是九分假一分真,而這一分真,也要考究買家的眼力。

    有實力玩古董收藏的,基本上都是比較自信的人,他們也知道現在市場裏的物件,十有八九都是假的,但是他們就願意憑借自己的眼光判斷,去尋那一分真,並且樂此不疲,孟教授就是這麽一類人,國外子女給他寄的錢,沒少花在這些假玩意上麵。

    有些朋友可能會有疑問,孟教授這麽一位在考古界的泰山北鬥式的人物,買古董怎麽會分辨不出其真假呢,其實這是很正常的。

    考古學家並不一定就是收藏家,他們有自己專門需要研究的課題,一個是通過古玩對當時社會形態的研究,一個是對古董本身形成原因結構,和現在所具備的市場經濟價值的研究,這兩者可以說是兩個既沾有關係,但又是完本不同的體係。

    所以孟教授在古玩市場打眼交學費,也就不是什麽稀罕的事情了,他可以拿著一件古玩說出他的曆史背景,但是未必就知道,自己手裏古玩的真假。

    像那老板這樣的人,最喜歡的還就是孟教授這一類的客人,被他們看中的東西,掏起錢來那是毫不手軟,因為他們本身就具備這個消費實力。

    “老那,這套餐具,你說個價吧,馬上過年了,下刀子不要太狠啊……”

    孟教授的心態非常好,隻要自己看中了,花多少錢都是自己樂意的,他不會像別人那樣,買到假物件就哭天喊地的,在孟教授眼裏,假的東西,也是有研究的價值的。

    “這個……價錢嘛,孟教授,您……看這個數怎麽樣?”

    那老板聽到孟教授的話後,眼睛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莊睿,臉上顯出一副很為難的神色,磕磕巴巴的有些理不順話了,最後一咬牙,伸出了三個手指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