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觀在不斷的提高,而出自大家之手的雕工玉器,也越來越受到一些特定客戶群的追捧,如此就形成了兩極分化的態勢,大師的作品價格越來越高,而普通藝人的作品卻是少人問津。

    這種情況也讓琢玉行當裏的傳承,有些難以為繼了,南方揚州工還好,數百年的傳承有序,後繼人才還在不斷湧出,但是北方工的京作,就基本上快要斷了傳承了,這也是讓古老爺子感到很苦惱和困擾的一件事情。

    羅江在把鐲子放入到拋光機裏麵之後,按下了電源開關,就忙著去雕琢那些掛件和耳環之類的小物件去了,這些東西的材料,都是從鐲子裏麵掏出來剩下的,數量不少,除了一些散碎的實在不能雕琢的玉屑之外,其餘的都被羅江歸攏在了一起。

    掛件的雕琢要比鐲子複雜了許多,琢玉師傅水平的高低,在這裏就要完全被體現出來了。

    羅江的經驗很豐富,基本上在一塊碎料上繪製出圖案之後,馬上就可以開動琢玉機雕琢,那雙粗糙的大手在此時顯得靈活異常,莊睿隻看到他拿著玉料在琢玉機的微型金剛鑽頭上擺弄了一會,一個大肚笑口的彌勒佛形象,就栩栩如生的出現在莊睿眼前。

    不過同手鐲一樣,這些隻是粗胚,還要在細微處仔細琢磨,才能拿去拋光,即使如此,已經讓莊睿看得大呼過癮了。

    四五個小時的時間,在羅江雕琢掛件的情況下,過的很快,隨著拋光機發出了警報聲,那幾副玉鐲的拋光工序,就算是完成了。

    打開拋光機的蓋子,羅江把最上麵的一副鐲子拿出來,在背對光線觀察了一會之後,點了點頭,隨手遞給了莊睿。

    這是冰種料子的打磨出來的鐲子,雖然沒有玻璃種紅翡那般晶瑩剔透,但也不是凡品,經過拋光後的鐲子表麵,散發著淡淡的紅光,對著燈光看去,那猶如果凍般的鐲子內,隱隱似有潺潺溪水在流動,向外散發出一種動人心魄的熒光異彩。

    羅江看到莊睿那迷醉的樣子,笑著說道:“光澤度還不夠,要在背光的地方能透出色彩來,那才算是大功告成。”

    “嗯,拜托羅師傅了。”

    莊睿對琢玉的進度和已經製作出來的物件很是滿意,心裏在想著是不是給羅江提高點工錢了,別的不說,就現在他拿在手上的這副鐲子,如果在珠寶店出售的話,沒有百萬別想買走。

    翡翠上的紅色,是因次生作用而形成的,而且隻是表皮的翡翠的顏色,這種特性決定了帶紅皮的翡翠籽料,其厚到能做手鐲的十分少見。

    所以,全紅色翡翠的或全黃色翡翠的手鐲是十分難得,常見者隻有一部分是紅色,但是隻要紅色顯得鮮豔,而“種”又比較透,它們的價值會很高的,全紅色翡翠手鐲,市麵上應當極為少見。

    常見的紅色翡翠多為棕紅色或暗紅色,使人有“暗暗遊遊”的感覺,厚實而不通透,玉質偏粗,多帶雜質,價值不高。

    但是當紅翡的品質能達到冰種的時候,也就可以算得上是小極品了,其市場價格要比冰種飄花綠翡翠都要高出許多,比之陽綠的冰種料子也是不遑多讓的。

    至於玻璃種的紅翡,那更是傳說中的存在了,比之帝王綠還要稀少,在市場上根本就見不到,可謂是有價無市,偶爾才能在一些拍賣會上驚鴻一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