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睿這事要和老媽交代清楚,他還想著等四合院裝修好了,將外公外婆都接過去住呢,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的,多開心啊,話說從小過年家裏隻有三口人的莊睿,最是渴望大家庭的生活。

    “你買了套四合院?嗯,我知道了,你外婆這邊我會說的……“

    歐陽婉很少幹涉兒子的事情,不過聽到四合院眼睛也是一亮,她童年的時候,除了在部隊大院,就是在四合院裏生活的,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

    “對了,小睿,還有三個多月,就是你外公的九十大壽了,你幫媽準備點禮物,要用心點啊。”歐陽振武在臨走的時候,和歐陽婉說了幾句老爺子過壽的事情,這事歐陽婉隻能找兒子幫忙了。

    “外公大壽,嗯,這要找個好點的,媽,您放心吧。”

    莊睿腦子轉了一圈,心中就有了計較,不過這事還要找古老爺子,想到這裏,莊睿就站起身來。

    “你現在就要走吧?開車小心點兒……”歐陽婉見到兒子起身,連忙交代了一句,北京的車多,可不是彭城能比的。

    “行,那我走了啊,回頭外公他們醒了,媽您給我說一聲。”

    莊睿答應了一聲,走出房門口,摸出手機給苗菲菲打了個電話。

    莊睿是準備下午去陪苗菲菲到潘家園逛一圈,然後晚上拜訪下古老爺子,等到明天就去約那位教授看看四合院,還要找個放心的人看著施工,想到這許多事情,莊睿就有些頭疼。

    接了苗菲菲之後,莊睿在她的指點下,驅車直奔潘家園。

    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北京三環路的東南角,是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每周四至周日開放4天,經營各種文物書畫、文房四寶、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攤位,全國24個省市都有人在此設攤經營。

    不僅如此,還有許多少數民族在此經經本民族產品,因此經營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也有人說它像一個博物館,這裏是北京最便宜的舊貨市場,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

    北京最有名的幾個古玩市場,無非就是大柵欄兒,琉璃廠和潘家園了,大柵欄的老字號比較多,像明代即有已開業的六必居醬園,清代康熙年間開業的著名國藥店同仁堂,嘉慶年間開業的馬聚元帽店、內聯升鞋店,以及後來擁有四個門麵的八大祥之一——瑞蚨祥綢緞皮貨莊等,這裏與其說是古玩市場,倒不如說是百年老店的縮影所在了。

    而琉璃廠最早是個書市,在清朝的時候,官員和趕考的舉子經常聚集於此逛書市,慢慢的就發展成了一個古玩文化市場,但還是以字畫書籍為主,如槐蔭山房、古藝齋、瑞成齋、萃文閣、一得閣、李福壽筆莊、榮寶齋等百年老店都在此地。

    潘家園和上麵這兩個地方不同,他之所以出名,卻是緣於前文所說過的鬼市,而鬼市這個名稱,就出自潘家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