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用洛陽鏟取土樣,也是個力氣活,並且在開始的時候,全憑手上使勁將鏟子往下砸,洛陽鏟鑽入到土中之後,再提上來,呈半圓形的鏟子中間,就會帶上來一筒圓形的土壤。

    莊睿剛開始往下打洞的時候,還是感覺比較吃力的,不過在打出一個直徑約有二三十公分,深度到了兩米左右的小坑時,就找了竅門,原來這越是往下,就越輕鬆,等洞深了之後,用洛陽鏟本身向下所產生的慣性,就可以深入到泥土之中,自己隻需要把鏟子提上來就可以了。

    孟教授也跟在莊睿旁邊,教他如何使力與發勁,這裏麵也是有巧勁的,可以借助洛陽鏟的重量,使自己用很小的力氣,就將洛陽鏟打下去。

    經過孟教授的一番教導,莊睿在摸到竅門之後,動作就變得嫻熟了起來,再加上他可以用靈氣消除手臂的酸麻和無力,基本上就像個機械人似地,不停的重複著一個動作,把旁邊的小丫頭都看傻了。

    當小範和英寧還在和第一個探洞較勁的時候,莊睿已經開始打第三個探洞了,前兩個都是打下去十四五米深,洛陽鏟帶出的土壤裏,經過小丫頭的鑒別,並沒有出現熟土。

    莊睿同時也在學習分辨熟土和生土的區別,這可是發現地下是否有墓葬的重要依據。

    熟土也可以稱之為五花土,因為在挖墓坑時,會將坑中各層顏色不同的熟土和生土挖出來,下葬後,再將這些混合土回填坑中,就形成了所謂的五花土,在一般的情況下,如果洛陽鏟帶出來的土壤是五花土,下麵十有八九就有墓葬的存在了。

    而且從五花土中,還可以分辨出墓葬的墓坑地形分布情況,如果五花土比較少薄散亂,可能會是墓道,如果厚重集中較多,可能就是墓室,這樣經過看土後就可以進行定位找墓室了。

    至於熟土和生土兩者之間如何區別,就需要一定的經驗了,簡單來說,五花土有些會包含雜草、建築垃圾、人類遺留物等等文化遺留,而原生土則沒有。

    當然,有些五花土也比較純淨,那就需要仔細觀察土質了,一般來說,土壤裏麵都包含有毛細孔,五花土裏麵的毛細孔是雜亂無章的,而原生土裏的毛細孔則是基本垂直的。

    這些東西,口述筆說是很難有直觀的印象的,莊睿在小丫頭的指導下,對洛陽鏟帶出來的土壤一一鑒別之後,對生土倒是搞明白了,但是連打了四個十幾米深的探洞,都沒有見到五花土。

    雖然每選擇一個地方打下去洛陽鏟之前,莊睿都會用靈氣先甄別一下地下的情況,不過這些土壤給他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偶爾會有些石頭塊爛樹根之類的東西,但是並沒有墓葬的存在。

    “咚!”

    隨著洛陽鏟接觸到地下土壤所發出的沉悶聲音,莊睿雙手交替快速的拉動繩索,將洛陽鏟提了上來,在地上磕了幾下,讓鏟子所帶出的泥土散落在地上。

    這已經是他打的第五個探洞了,旁邊那幾位早就看得目瞪口呆了,看外表莊睿斯斯文文的,誰都沒想到,他有這麽大的力氣和持久的耐力,怪不得剛才敢和那陰陽臉壯漢較勁呢。

    “咳咳……小莊,休息一下吧,這羅馬可不是一天建成的,等會回到那邊發掘的地方,我指五花土給你看……”

    孟教授對於莊睿的幹勁也有些吃不消了,就是他年輕的時候,連打兩個探洞也要休息個半天,沒想到這小夥子不僅學識淵博,居然還是個猛張飛。

    “沒事,不累,孟教授,我把這個探洞打完了再休息。”

    隨口和孟教授說著話,莊睿把洛陽鏟又提了上來,現在打的這個探洞,已經很靠近那片果林了,從放下去繩索的長度可以判斷出,現在探洞已經有十四五米深了。

    “咦,這土顏色有點不對啊?”

    莊睿發現洛陽鏟帶上來的這一筒土,磕到地上之後並沒有散開,而是呈圓柱狀豎了起來,並且土壤的顏色呈褐色,與剛才取出來的土樣完全不同。

    莊睿蹲下身體,用手將這塊土壤撥開,看到那褐色是呈一條線狀,用手指搓弄了一下,馬上就變成了粉末,有點不像是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