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莊睿沒想到的是,這老爺子看了一眼畫的真偽之後,根本就不願意出手,甚至都沒向這幅畫看上第二眼,一般來說,對某個行當比較熟悉的人,首先重視的,就是自己比較專業的地方,要不是這幅畫偽造的太假,方老爺子或許還能看看這幅畫的裝裱工藝,這也可見,當時偽造這幅畫的人,為了不使人注意到這幅畫,可謂是費盡心機,用心良苦了。

    “哦?”

    方老爺子嘴裏不置可否回了一聲,不過眼睛卻是隨著莊睿的手指,看向那幅畫的軸杆,嘴裏隨之發出了評價,“這天杆地杆和軸頭,倒是用木頭做的,不過這用料也太差了,看這畫的時間,應該是民國那會仿的,這才幾十年就快腐朽了,真是搞不明白,這樣的畫,也會有人去裝裱,咦?”

    方老爺子說著說著,原本半眯著的眼睛,忽然瞪的溜圓,嘴裏發出一聲驚疑不定的呼聲,一步走到桌前,其動作之敏捷,根本不像八十多歲的耄耋老人。

    “這……這是我們吳裝的手藝活啊,居然還是仿古裝池,誰沒事會用這手法,來裝裱這破畫?”

    方老爺子一邊說話,一邊戴上了一副老花鏡,開始仔細的打量起這幅畫的裝裱來,嘴裏還在不停地喃喃自語著,聽到一旁的莊睿有些莫名其妙。

    宋軍倒是對裝裱有一定的了解,給莊睿解釋了一番之後,莊睿才明白了方老爺子話中的意思。

    原來,蘇揚兩地裝裱這個行當,曆經明清數百年,承前啟後,名池全國,統稱吳裝,在這其中又分為幾個類別,專裱紅白立軸對聯,專供婚喪喜慶之用的,稱為“紅幫”。

    專裱普通書畫的,稱為“行幫”,而在解放前蘇州、上海、揚州各地,就夠得上稱為裝潢藝術的,專為書畫名家和收藏家裝裱珍貴書畫的,稱為“仿古裝池”。

    能做“仿古裝池”的藝人,大多都是手藝高超的老藝人,即使是在解放前,這樣的人也是屈指可數,方老爺子大多都認識,現在猛然見到這麽一幅“仿古裝池”的假畫,也難怪他失神了。

    因為老爺子心裏已經斷定,這畫的裝裱,肯定是出自解放前某位裝裱大師之手,隻不過為什麽用這種複雜並且成本高的裝裱手法,來裝裱一幅假畫,就讓方老爺子百思不得其解了。

    方老爺子脫下了手套,找出一個放大鏡來,仔細的將這幅畫從頭到尾,重新看了一遍,又用手摸著畫軸裝裱的質材,過了足足十多分鍾,才拿下了眼睛,坐回到椅子上,卻是皺著眉頭一言不發。

    老爺子這會心裏實在是有些納悶,這幅畫怎麽看,都是一幅贗品無疑,但是其裝裱的工藝又是“仿古裝池”,而在這其中還有個問題,一般“仿古裝池”所用的材料,無論是天杆、地杆、木杆、紙管、軸頭這些東西,都會是挑選上好的材料,在解放前的時候,“仿古裝池”所用的軸頭,甚至都是珍貴的檀木製造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