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一批大雁出現在小鏡湖的上空之後,就好像是拉開了候鳥回歸的序幕,緊接著大批的候鳥開始回到了小鏡湖附近的蘆葦蕩。

    仿佛在一夜之間,梁村就變成了候鳥的世界,野鴨、大雁、鷺鳥、鴛鴦還有天鵝,……,種類繁多的候鳥一下子就給梁村帶來了勃勃生機。

    原本陰涼的北風到來讓梁村之中多出了幾份蕭瑟的氣息,但是候鳥大規模的到來,讓這片山水重新煥發出了更強的生命氣息。

    候鳥大規模地抵達梁村周邊的山林、湖泊,多少讓梁村原本有點蕭瑟的冬天又重新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清越的啼叫和那些紛飛的身影,一如前麵數十年一樣,變成了梁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在梁村人的眼裏,小鏡湖、蘆葦蕩和候鳥就是村子的象征,梁村之所以和別的地方有所不同,就是因為這些美麗的景色。雖然現在這些景致還不能給梁村帶來實質性的收益,但是光憑賞心悅目的效果,就足以讓人們對它們倍加嗬護。

    時間正逐漸逼近農曆新年,氣溫也是逐漸降低,但是湖邊依舊可見一些青翠的蒿草還有尚未完全枯萎的蘆葦,讓人感覺到冬天似乎還沒有到來。當然了,隨風飄散的蘆花在空中紛紛攘攘,就如同是漫天雪花,一如北方的景致。隻不過,這一切都隻是像而已,並不是真的。

    這就是南方和北方最大的不同,北方的冬天大抵上都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冰雪天地,幾乎所有的植被的樹葉都已經是掉光,隻剩下光禿禿的枝條。除了人類,就很少能夠看到有活物在野外活動,所有的動物都卷縮在巢穴之中,等待春天的到來。但是在梁村這樣的熱帶地區,哪怕是最冷的寒冬臘月,最低氣溫也很少有零上五度左右,可謂是溫暖如春。

    如此溫暖的氣候,造就了梁村四季如春的場景,進入了新年之後,依舊是一副生機盎然的模樣,候鳥的到來隻是錦上添花罷了。

    站在高處,就能看到梁村周圍的山上依舊是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綠色的波濤隨風而動,發出陣陣聲響。山林間、曠野上,野草開始枯萎,但是黃褐色的幹草底下,一些嫩綠色的生命正在倔強的生長,試圖更快地看到陽光。

    那些隨處可見的小雛菊雖然有些已經凋零,當仍舊有些還在綻放,黃色、白色的小雛菊看起來雖然柔弱,但卻透射出一絲生命的魅力。生命力極強的小雛菊就代表了南方的很多植物,雖然看上去並不大氣,但是在柔弱中仍舊有一種堅持的力量。

    或許,這就是南方的性格吧。

    村民們對於候鳥紛飛的場景早已經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因此候鳥陸續出現的時候,大家並沒有任何的驚奇。候鳥們在蘆葦蕩起起落落,展翅翱翔,對於正在湖邊勞作的村民來說,隻是勞動之餘的一個調劑品。

    但是對於餘善為等人來說,小鏡湖周邊蘆葦蕩的壯觀景象卻擁有了更多的含義在其中,不由地都興奮了起來。他們立即從倉庫中取出各種長焦鏡頭和高清晰的拍攝儀器,在湖邊找起了拍攝地點,準備把這些候鳥拍攝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