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忙完之後的劉睿看看天上的太陽已經逐漸被大山擋住,空氣也不是那麽灼熱,就開始在院壩上把手拉車套好,和劉家宏準備出發去砍伐竹子。

    看到劉睿要出門,黃喉貂和小花‘蹭蹭蹭’就爬上了手推車,一副跟著出行的模樣。小黑看見兩個夥伴都上車了,著急得不行,倒騰著小短腿也想爬上去。可惜,狗狗天生就不會爬樹,哪怕小黑著急得嗚嗚直叫,它還是一次次地從車輪邊滑落下來 。

    嚐試了幾次,小家夥似乎也知道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連忙轉換目標,跑到劉睿的跟前撒嬌。輕輕地拍了拍正在撕咬著急褲腿的小黑,劉睿把它抱上了車子,和小花放在一起。

    小家夥倒是挺會來事的,衝著劉睿‘汪汪’兩聲,以示感謝。

    劉家宏站在一邊,看著和兒子異常親昵的幾隻動物,猛然發現兒子最近很有動物緣,好像什麽動物都願意往他跟前湊。按照農村人的習慣,對這些貓呀狗呀,都是不太管,任由它自生自滅。哪裏會像兒子女兒這樣,動不動就給它們洗澡,還抱來抱去的。

    搖搖頭,劉家宏跟在拉車的兒子身後,往竹林坳的方向走去。

    竹林坳就坐落在兩座大山之間,生長著大量的毛竹和麻竹,因此而得名。竹林坳千百年來都是梁村以及周圍村落村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寶庫,村民們從裏麵收獲竹筍、蘑菇、竹蓀等等山珍,又用這些竹子編織了大量的生活生產工具。

    走進附近農民的家裏,隨處可見用竹子編織的用具,可以說,竹林坳的竹子已經融入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順著機耕道走了半個小時,劉睿就看到一片竹林出現在自己眼前,在晚風的吹拂下,搖曳生姿。和小青山那片浩淼如煙的竹林不同,竹林坳的竹林更顯得秀氣一些,沒有那麽多的空靈氣息,更平易近人。

    拉著車子進入竹林裏,劉睿看了一會,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就把車子停下了。

    在竹林裏砍竹子,都是有著一些不成文的規矩,每一個村民都是牢記在心,不會出錯的。沒有成材的竹子不砍,有人砍伐過的竹叢不砍,正在出筍的竹叢不砍,……,林林總總的規矩,也幸虧劉睿從小就耳濡目染,爛熟於心,要是換了一個城裏人,還真的不一定能記住。

    或許村民們不懂得什麽是可持續發展,不懂得什麽是保護性開發,但是他們總是會有一種很樸素的觀點、方式去對待大山裏的一切,做到有序的開發。

    一進入竹林,黃喉貂就如同是回到了家裏一樣,‘嗖’地就從車子上竄下來,就要往竹林深處鑽。小花看到對方動作如此迅速,也是不甘示弱,直接就跳下車,跟在黃喉貂後麵跑。小黑有點膽戰心驚地看著足有數十厘米的高度,蹲在車子邊沿不敢行動,眼看著兩個夥伴的身影都要消失不見了,它還是不敢跳。

    小家夥求援的目光投向了劉睿,不過正在取工具的劉睿故意視而不見,他拎著斧頭、大鐮刀等等工具,和劉家宏並肩走進了竹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