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群的西南方,就是青翠山的主脈,那裏覆蓋著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同時也是小桐江的發源地。劉睿聽父親說,以前青翠山就是動物的天堂,飛禽走獸隨處可見,甚至還有老虎的蹤跡。

    五六十年代的******、七八十年代的林業生產,亂砍濫伐使得青翠山外圍的小青山生態極度脆弱,眼看著就要陷入了崩潰的境地。

    所幸,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的政策在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實行,小青山終於緩過氣,生態係統逐漸地恢複平衡。

    這幾年,小青山上各種野生動物的數量和種類有了一個明顯的增加。一開始,村民們還很興奮,畢竟自己的家園又恢複到青山綠水共為鄰的狀態,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不過,隨之而來的,更多的是煩惱。

    或許是缺少食物,或許是沒有了天敵,下山覓食的野豬是越來越多,給村民們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這兩年,村民們在小青山附近的山地,隻要莊稼成熟,無一例外地遭受野豬的光顧,損失慘重。

    一開始,稻草人、籬笆牆多多少少還有點震懾作用,但是時間一長,野豬們是視之若無物,照樣衝進莊稼地禍害。後來,半夜放二踢腳、點火把、敲銅鑼,……等等,一概失去了作用。不管村民們怎麽嚇唬,野豬們處之泰然,依舊大搖大擺地把村民的莊稼地當成了免費的食堂。甚至於有些野豬受了驚嚇,還會暴起傷人,這兩年,已經有五六個村民被野豬咬傷。

    雖然上梁村深受野豬的禍害,但是並不能改變它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事實,村民們對它們有些無可奈何。

    有時候,人在這些受保護的動物麵前,還真的是一文不值。

    若是人被野豬咬傷了,野豬揚長而去,隻留下受傷的村民自認倒黴;一旦村民殺死了野豬,麻煩就來了。

    去年,下梁村的一個村民在自己家的山地旁挖了一個陷阱,捕獲一頭野豬,剛把野豬肉分食,就被林業公安找上門,最後罰款3000了事。

    出了這檔子事情之後,附近的村民哪怕是對野豬恨得牙癢癢的,也不敢輕易挖陷阱、下套或者放鐵夾子,隻能用盡各種辦法嚇唬驅趕下山的野豬。不過,野豬們見慣了村民的招數之後,一點都不害怕,頂著鑼鼓喧天,照樣大搖大擺地下山覓食。

    “難道一點辦法都沒有嗎?”聽著王少軍把前因後果都說了一遍,劉睿才發現,這個野豬還真的是棘手。

    “有啊!如果林業局批準可以獵殺野豬,然後公安局給村裏的民兵配槍,問題就可以解決了。”王少章苦笑,說出了一個令劉睿大覺不可思議的辦法。

    讓林業局批準在一定的數量之內獵殺野豬,倒是一件可行的辦法,但是要想讓公安局給村裏的民兵配槍,那就難如上青天。劉睿雖然不清楚其中的辦理細節,但估計縣公安局是沒有資格批準的,搞不好要到省公安廳去申請才有可能。

    搖搖頭,劉睿不再言語,默默地和王少軍往回走。

    中途的時候,劉睿拐進了自家的花生地,所幸還不曾遭到野豬們的光顧,相比剛才那塊玉米地,還算是幸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