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作家。早年留學美國德國,回國後任北京大學等校教授,三十年代在上海主編《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雜誌,提倡所謂性靈幽默文學。"費厄潑賴",英語Fairplay的音譯,意譯為公正的比賽,原為體育比賽和其他競技所用的術語,意思是光明正大的比賽,不要用不正當的手段。英國資產階級曾有人提倡將這種精神用於社會生活和黨派鬥爭。一九二五年十二月林語堂在《語絲》第五十七期發表《插論語絲的文體--穩健、罵人、及費厄潑賴》一文,提倡所謂"費厄潑賴"精神。參看《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及其有關注釋。

    (5)林語堂在《論語》第五十五期(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六日)《遊杭再記》中說:"見有二青年,口裏含一支蘇俄香煙,手裏夾一本什麽斯基的譯本,於是防他們看見我"有閑"賞菊,又加一亡國罪狀,乃假作無精打采,愁眉不展,憂國憂家似的隻是走錯路而並非在賞菊的樣子走出來。"(6)"相反而實相成"語出《漢書藝文誌》:"其言雖殊,譬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7)曹孟德(155-220)曹操,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官至丞相,封魏王,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帝。他處世待人,一般比較放達,不拘小節。通侻,即此意。

    (8)禰正平(173-198)即禰衡,字正平,平原般(今山東臨邑)人,漢末文學家。據《後漢書禰衡傳》,禰衡屢次辱罵曹操,曹操想殺他而有所顧忌,就將他遣送與荊州刺史劉表;後因侮慢劉表又被送與江夏太守黃祖,終於為黃祖所殺。

    (9)古"幽默"書清代倪鴻的《桐陰清話》卷一載有這首詩,其中"低首"作"忽地"。

    (10)盧布學說指反動派誣蔑進步文化工作者受蘇俄收買,接受盧布津貼的謠言。參看《二心集序言》。

    (11)"賢者避世"孔丘的話,見《論語憲問》。據朱熹《集注》,"避世"是"天下無道而隱"的意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