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參謀的建議提出一個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趙子龍還是文官思維,第一時間覺得不妥。張昭徑直問道:“泰,算好時間,突然發起攻擊,能否將這些人都堵在景福宮中?”

    之所以不再黑的時候攻擊,就是因為黑夜裏太容易躲藏。景福宮還是很大的。明軍這千人灑進去,就如同水滴到溪之中。

    龐泰琢磨了一下,道:“將明時發起攻擊,問題不大。”

    張昭左手握拳砸在右手手掌中,斷然的道:“那就以平叛的名義出兵!泰,你全權指揮。我跟著你的指揮部走。”

    既然政治手段拿不到大明所需要的利益,局勢,那就用軍事手段吧!

    而金善洪,膽子挺大的,敢涮他。他想來是個恩怨分明的人。

    ...

    ...

    明時分,約早上五點多,淡淡的晨曦從際邊撕開黑暗而來。

    景福宮中的新王黨領袖權貞煥和地方派的領袖吏曹判書柳順汀達成協議,準備立先王成宗的庶子,時年1歲的楊原君李憘為新的朝鮮國王。

    燕山君為人殘暴,給朝鮮王國上下造成極大的損失,故而不上廟號,不以王禮葬之。

    其心腹慎守勤,任士洪等人亡故,但二人的家族還在。連晉城大君的正妃都是慎氏。不久前,慎守勤直接殺女婿,這也是個狠人!

    其罪抄家沒族!

    其實,新王黨和地方派的綱領、主張,不同點在於:在大明大軍壓境,且是對外態度極其強硬的張使相前來問罪,朝鮮王國是否還需要一位國王?

    更進一步的涵義就是:朝鮮王國是否還有繼續存在的必要。

    新王黨的大臣將領們認為,還可以向大明爭取一下,但朝鮮國王先得把自己的內部理順,至少不能再出現地方豪族因為經濟利益受損,打死大明商人二十多人的情況。

    那麽,解決辦法很簡單,就是把燕山君推出去,平息大明的怒火。換上新君,再向大明臣服,講講條件。朝上國,曆來是要講究師出有名的。講究一個吃相的。

    他們總能對得起先人,延續朝鮮王國李氏王朝的國祚,也保住他們的榮華富貴。

    而地方派的大臣和將領認為,在當前的情況下,朝鮮王國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而應該是順勢並入到大明中。屆時,大明要治理地方,還是要用他們這些官員的。榮華富貴是沒了,但家族、在當地的權勢還是可以保留的。以待將來啊!

    大明朝百年以來人傑輩出,但自太祖、太宗皇帝之後,真正能威壓四海的,下諸國噤若寒蟬的也就一個“張昭”!

    他終究是會死去的。

    左相權貞煥拱手一禮,道:“柳大人,請!”他服柳順汀的過程不算太複雜,核心的一條就是:讓我們試試!萬一成了呢?

    吏曹判書柳順汀笑著回禮,道:“權相,請!”

    兩人在相互謙讓,準備去景福宮正殿後的殿裏,請慈順大妃、楊原君李憘一起出來,舉行繼位典禮。

    就在這時,火炮轟鳴起來!

    轟轟轟!

    仿佛是驚雷,仿佛是巨龍在怒吼。

    朝鮮王國,自古以來就是我漢家故土,豈能任由其漂泊在外?哪朝皇帝待中原強盛之後,不收複漢唐故土的?

    今日亦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