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過一些網文,現在依稀有點印象。好像當年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其英鎊的購買力也是非常強的。大明朝的銀元,現在就是這樣的。

    他整接觸的人都是大明最頂級的一批重臣、權貴,來往金額動輒就是數千元。

    但實際上在大明朝日常的普通人生活中,一塊銀元都是非常值錢的。

    所以,紙鈔是走了點彎路。

    他有些細節記不清,情有可原。

    張昭接著道:“通知一下大明皇家銀行,發行一元、五元、十元的紙幣。推動紙幣進一步的進入流通流域。

    第二,紙鈔在大明之外流通不行。這明什麽?明我們的軍隊還夠強大!周邊有些人,還不認可大明!大明這些年,太溫文爾雅了。”

    “嘩…”

    張昭身邊忽而一陣掌聲響起來。

    張昭此行前往朝鮮王國,公開的消息是要問罪朝鮮王國,但是軍中都指揮以上的軍官都知道,就是滅掉“朝鮮王國”,同時伺機吞並東瀛。

    雖然,周邊的士卒們並不知道張昭的真實目的。但剛剛張昭這番話,結合著朝鮮王國殺大明商人二十多人的背景,這是非常提振士氣、國民自豪感的!

    而他們,都相信張大帥言出必行!

    足利次郎跪在地上,在震耳欲聾、如同洶湧的海潮的掌聲之中,汗流浹背。

    他對被眾多明人簇擁著的軍官行禮,用的是大明通稱的“老大人”,但此時他知道這位看起來極其英俊,氣度不凡的青年軍官是誰?名震下諸國的張昭!

    他話是不是太不謹慎了啊!

    足利次郎想哭。

    …

    …

    視察完,拒絕有人提議的“收取兌換手續費”的提議,張昭帶著眾人離開港口。

    現在是紙幣逐步替代“金屬貨幣”的發展時期,收取兌換的手續費反而是阻礙紙幣的推行。

    衛孚等人簇擁著張昭到開平港口外大道上的馬車停靠地點。衛孚實在忍不住,問道:“大帥,你為何要力推紙幣?大明現在是…貿易順差,大量的白銀流入。”

    京師大學的報刊,他也是閱讀的。對貿易問題理解比一般的讀書人要深刻。

    至少貿易順差、逆差這個詞,河東派那些學者、士子基本都不知道是什麽意思,有何作用。

    張昭沒急著登上馬車,笑道:“德瑜兄,紙幣是無本買賣啊!而且,大明的紙幣在全球流通,這象征著金融霸權,可以視為大明登頂必須要帶上的皇冠!”

    衛孚一臉懵圈的表情。他沒聽懂。

    張昭也不解釋,看著初冬的開平港,開闊的地之間,港口和地交融,他悠然的道:“這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他們的麻煩!”

    …

    …

    十月五日,張昭率部眾兩千餘人,悄然的在開平港登上“寶船”,前往金州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