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派錦衣衛把朝鮮王國的使團軟禁在使館區中。

    這兩件事對張昭而言,就是兩句話的事。這是他所擁有的“權柄”。他已經得到弘治皇帝和都堂的授權,全麵主持“兼並”朝鮮王國的事宜。

    回到府中,張昭立即將核心幕僚趙子龍找來,準備行文遼東、渤海兩個布政司,火器軍(常備軍),準備東進朝鮮王國。

    前院的書房裏,燈火通明。趙子龍將公文寫好,禁不住問道:“大帥,朝鮮王國有我們的駐軍,龐泰就在漢城。這個問題應該是一個政治問題啊。為何要動用兩個布政司的人力、物力、軍力。”

    張昭剛吃過後宅裏送來的晚餐,拿毛巾擦著嘴,笑著道:“子龍,解決朝鮮王國當然是政治問題。但是平壤府叛亂之勢已成。這是必要動用軍事手段解決的。

    而且,隻有用軍事手段配合,政治解決朝鮮王國才能拿到最大的收益啊!”

    趙子龍想了想,點點頭,“這倒也是。”

    政治解決朝鮮王國,會有多種方案。最好的方案是:把所謂的朝鮮國王的嫡係血脈、權貴、豪族“清理”的幹幹淨淨。所有的府縣、官吏、財政、司法權全部納入大明的體係中。

    當然,這個方案要實現的難度很大。按照幕府中他們私下裏討論的法,朝鮮王國是大明忠心耿耿的弟,吃相不能太難看。容易惹起非議。不利於日後吞並周邊其他的國家。

    折中的方案是在此基礎上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具體如何折中就看怎麽操作。

    最差的結果:就是安南模板往好的方向偏一點。扶持一批親近大明的官吏,沒有叛亂,但私下裏暗流洶湧,朝廷的政令到不了下麵的府縣之中。

    正話話,張昭的長隨丁讚在門口冒頭,“老爺,林樞密來了。”

    “請他進來。”

    片刻後,林文寧走進來,行禮之後,道:“大帥,這次處理朝鮮王國的事宜,你是要去漢城坐鎮的吧?”

    張昭點頭,“嗯。”有些事情,隻有他這個後世人去做,才能沒有隱患。

    要知道朝鮮王國的地理位置,他是不可能仍由其日後如同“列強時代”的殖民地一般分列出去的。

    要花費百年之功,將這塊土地徹底的占領下來,變成華夏固有的領土。

    所以一些條款、協議,需要他親自把關。他會去漢城“微操”。

    林文寧擔憂的道:“大帥,你離開京中。樞密院正在搞的一些改革,做的事情,很可能會受到英國公他們的幹擾啊!”

    目前,樞密院的格局,基本就算張昭、他、英國公張懋在管事。成國公朱輔、定西候蔣驥手裏並沒有什麽重要的權限。

    張昭坐鎮京中,那自然不消。一旦張昭離京,他壓不住對麵那三位的。

    之前,張昭下江南,樞密院剛剛組建,職權很清晰,而且各種工作還隻是剛剛開始。

    現在就不同了,比如十二團營的整編工作、郵政係統的建設,江南衛所改革。任何一項給對麵三人插手,將來要花費巨大的代價去糾正過來。

    張昭一愣,這是個問題啊。他給疏忽掉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