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錫知道是這個道理,他父親有點“杯弓蛇影”,張昭一出手立即將往深了去想,道:“晚生定會將老大人此語轉告家父。”

    劉大夏就點點頭,吩咐老仆:“送客!”

    張元錫苦笑著離開。

    …

    …

    一篇“揚州愛情故事”給張昭爭取了數的時間。

    當然,也不僅僅是爭取時間,也可以看做是第一回合的交手。

    此時,張昭的船才至京杭大運河上的重鎮,濟寧。這是緊趕慢趕的結果。

    夜幕時分,船停泊在碼頭。采購人員下去采購、補給物資。

    張昭在樓船的頂層客廳裏召集“心腹”們議事。距離京師越近,消息傳來的就越多。

    京師的輿論風暴根本就封鎖不住,開始影響到張昭身邊的人。所以,這個會議,看似是商議對策,其實是安撫人心。

    王武、趙子龍、崔坤、錢寧四人陪著張昭,就著清風、明月,邊吃邊聊。

    錢寧在揚州經手大案,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慨然的道:“大帥,下官帶著人手買一葉輕舟,五日之內可至京師。大帥書信幾封,彈指間‘滅掉’劉大夏造謠。”

    錢百戶此次回京,按照張昭有功必賞的行事風格,必定會是副千戶。他幹勁十足,底氣十足。蓋因,張大帥的聖眷在本朝而言,就是第二個“李廣”。

    京師報紙罵得再凶有個屁用,最終還是要在朝堂上見真章。而聖眷就是一錘定音的東西。

    王武略詫異的看錢寧一眼。他還惦記著間諜的事。這番話意味著錢寧並不知道京中的“內幕”。當然也可能是錢寧在演戲。

    張昭沉吟片刻,“也行。季安跑這一趟也好。京中鬧騰起來於我不利。”

    季安是張昭給錢寧取的表字。本來,張昭哪裏肯接這個茬?回頭錢寧失敗,八成會有人以此事牽連他。給人取表字,要麽是師長,要麽是上司啊。

    但錢寧多會鑽營的人?他在揚州給張昭辦事,事後成功,不求賞賜財物,隻有張大帥賜一個表字,以此表忠心。

    張昭也拿他沒辦法。

    表字通常有幾種取法,要麽是進一步解釋“名”的含義,譬如:賈環,字子玉。要麽就是補全“名”中的不足,長輩寄予期望。譬如:韓愈,字退之。

    “寧”有平安、安定的意思。因錢寧是錢能的義子,排行在第二。故而表字:季安。

    趙子龍提議道:“大帥,僅僅是子理解,這還不夠的。我們還得引導一下輿論。”

    張昭幹脆的道:“我再發篇文章罵劉大夏。此事還要子龍和季珪協助我。”

    “是,大帥。”

    一場穩定人心的會議開完,張昭和王武兩個到船中的偏廳“密謀”。極受信任的親衛許傑在門外守著。

    偏廳中,光線幽暗。王武低聲道:“大帥,假設錢寧有嫌疑…你讓他帶信件去京師,那就完蛋。”

    張昭沉穩的笑一笑,道:“二,無妨的。這點語言功底我還是有的。”

    其實,給弘治皇帝“解釋”的信件,張昭在往真理報發表文章時就安排人秘密送到京中。同時,還有密信給樞密主薄林文寧。這是張昭的謀主。

    網,早就安排好。

    現在麽,往京中寫幾封“自辯”,請求幫忙的書信,其實也就是那樣。文官集團不會幫他的。他也沒做這個打算。他和李閣老之間,已經隱現裂痕。

    王武點點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