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大夏手裏握著“殺手鐧”,他不聞不問,仍由其鋪墊、引導輿論,最終麻煩就大了。

    他的去留歸皇帝管不假,但是如果聲勢大到弘治皇帝覺得他犯的錯太大,須知三人成虎,那不得他就會被弘治皇帝“暫時”雪藏一下。這不利於他正在大明推動的各項改革。

    張昭在揚州之行,當然不可能全部合法的。有權宜之策。比如,他令新軍營整編衛所,得兵五千,這是沒有報備的。

    真以樞密副使就可以隨意增加兵力?真要雞蛋裏挑骨頭,還是能挑出錯來的。

    比如,他收了鹽商陸奇文的銀子,這銀子去哪裏了?還有抄家的銀子?肯定不是進稅務司啊!而是回頭要掛在國泰商行的賬上,再投到海軍建設中。

    比如:他收了魏國公二十萬銀子,這是進他私人腰包。且讓魏國公幫著給大明皇家銀行拉存款。這算起來也是“以公謀私”。

    他回頭找弘治皇帝把這些事報備一下,弘治皇帝多半是一笑而過。千古仁君,真不是的。

    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皇帝真的是非常寬厚。

    但是,但是…

    這些事要先給劉大夏在報紙上,在朝堂上捅出來,鬧大了,那弘治皇帝也不好不懲罰他。

    “大帥,你找我?”

    張昭道:“子龍,先把密折停了,不要往京中發。對當前的局勢,我有一個新的想法。”

    趙子龍錯愕的看著張昭,但是他一貫就不是勸諫的性格,無奈的道:“好。”

    寫奏章也是很累人的好不?特別是幫張昭代筆,那真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扣。唯恐被張昭的政敵們抓住“口實”,進而攻訐。

    張昭在客廳裏來回踱步,半是整理思路、半是商量的道:“子龍,輿論陣地就在那裏,你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目前京中妖風吹的呼呼響。我們不能一言不發。”

    趙子龍一身灰袍,常年案牘勞累,身體微微佝僂,清廋中帶著文氣,道:“大帥,關鍵是我們什麽,京師輿論未必肯聽啊。”

    張昭道:“所以,我們得把水攪渾,等我回到京師麵聖,一切自然消弭。你把竹嫣姑娘的故事,以我的名義,發到京師真理報上。”

    在揚州傳播竹嫣姑娘的故事,第一是教育意義:私鹽賣不得。第二,張昭挺同情她的,幫她揚名,不至於讓其人湮滅在曆史之中。

    現在這樣搞,多少有點“消費”亡者的因素,但也是情非得已。當然,多少能幫她揚名。

    王武一樂,笑道:“嘿嘿,大帥,這是個好辦法。”

    竹嫣姑娘的愛情故事,在江南流傳的何其之廣?足見其熱度,百姓喜聞樂見。

    所以,此文一出,則必然引領京師輿論場。鬼才管劉大夏在幹什麽。

    趙師爺一愣,隨即也笑起來,“大帥高見。”

    張昭擺擺手,“回去最快最快還得十。誰知道會發生什麽?大家集思廣益,再想想辦法。”

    有間諜在,他根本沒法單獨脫離大隊,急速往京師。隻能把現在的船隊稍稍提速。

    …

    …

    八月五日,京師真理報刊登張昭署名文章。輿論轟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