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他和戶部尚書侶鍾有共識,要逐步取消大明朝的“人頭稅”。所有的稅種合一。張昭就是想搞日後太嶽相公的“一條鞭”法。當然,要把裏麵的人頭稅給廢除掉。

    資本,他統一貨幣,四處征戰,就是為大明朝撈取金銀,積累工業化的資本啊。

    紡織廠不就開起來了嗎?

    技術,這才是最難的。

    張昭可以把全下的工匠召集起來,集思廣益,進行科研攻關。但是他沒辦法搞“跨代”操作啊。

    第一次工業革命雖然是從織布機開始的,但是其標誌性的東西卻是“蒸汽機”。

    沒有足夠的技術積累。想要發明蒸汽機這根本就不可能。這是技術代差。

    而張昭本人是沒法在這上頭提供任何幫助的。他隻能提供蒸汽動力、燃煤這個概念,如何把它製造出來,且能安全的使用,這他哪裏知道?

    必須要技術積累。

    而數學就是重中之重。一切基礎學科的基礎,這不是白叫的。

    周雨瑤美麗的眼眸看著張昭,好奇、專注的道:“高中數學?”

    張昭點頭,道:“京中現在有學、初中,你大概是知道的。學數學,加減乘除,雞兔同籠問題是這個階段最難的。初中數學,就是九章算術的水平。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組,開平方,勾股定理,圓周率。

    在這兩個階段之外,還有更高級的數學。新軍營中有炮兵。初中畢業生畢業之後,有得會去炮兵營中。這叫要學會三角函數,幾何、函數等內容。

    目前還沒有專門整理出來的教材。隻有零星的一些方法。幾何原本,我已經派人去海外收購。

    周姑娘能無師自通,這算是非常有賦的。將來中國數學史上未必就不能留下你的名字。”

    張昭常年搞演,話時神態、動作配合起來,還是頗有感染力的。

    周雨瑤沒想到張昭真懂數學,嫌兩米隔的太遠,走近前來和他討論問題,“幾何原本又是什麽?”

    張昭給她解釋著。

    兩人正話,外頭烏雲密布,瞬間就是狂風大作,傾盆大雨。

    燕燕叫兩個道士過來幫忙,關掉樓閣中門窗。

    周雨瑤也沒有留意,聚精會神的聽張昭從數學扯到地理上,歐幾裏得的古希臘數學體係和中國的完全不同嘛。中間還隔著一個阿拉伯數學體係。

    然後,再從地理扯到曆史、人文上。

    “給你的倒是想去希臘、愛琴海看一看。你不要笑我。”周雨瑤輕挽著耳邊的秀發。

    張昭道:“這笑你什麽?等以後蒸汽機出來,鐵軌鋪開。你這個願望未必不能實現。到時候我陪你去。”

    這話擱在現代社會,就是水。放在明代,那就是一種承諾。什麽人可以在日後陪著一起去旅行?這不問自明。

    周雨瑤頓時感覺臉紅得滾燙,仿佛又回到一個月前在知行酒樓中那時的狀態。

    這青澀、嫵媚、動人的風情,也讓張昭想起那個傍晚,他當時都看得心中一蕩,此刻大美人就在他眼前羞答答的低下頭。

    張昭扶著她的細腰,低頭溫柔的吻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