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雖然清代才開發成為京西的“三山五園”之二,一山一園,但在明代如此獨秀之地,自然也是有開發的。明正統六年,司禮太監範宏出資七十餘萬,重修甘露寺。

    命工重建,殿堂、樓閣、廊廡、像設,煥然一新,規製宏麗,蔚為巨刹。事聞,乃賜額永安禪寺。

    明成化四年,太監鄭同建洪光寺。

    弘治皇帝要修建“長生觀”,自不會跑去和這些人搶山頭。而是由道士崔誌端在香山南麓重擇一處風水、景色絕佳之地修建。

    按地理位置算,就是在香山南麓,低於永安寺的地方修建。“盤山路”可以直接抵達“長生觀”前。

    時值盛夏,千章綠蔭,禽聲上下。美景入微。

    馬車中,燕燕透過單向玻璃看著美景,聲嘀咕,“這般遊山有什麽意思?還不如我們自己來。”

    周雨瑤就笑起來,“那你想怎麽樣?湊在他身邊去話啊?羞不羞?”

    燕燕咯咯嬌笑,道:“姐,我幾時這樣想了。”

    張昭一行人馬車抵達“長生觀”時,崔誌端已經率領著他的徒子徒孫在道觀門前等候著,“無量尊,道見過伯爺。”

    張昭笑一笑,做個手勢回應,仰頭看著華美宏偉的道觀,牌匾處還是空的,這要等他驗收合格再去請弘治皇帝題字,道:“這還是我第一次來。崔道長,帶我走四處走走吧。”

    崔誌端微笑著伸手示意,“伯爺,請!”

    一行人進到道觀中。王武早安排親衛接管保衛工作。張昭現在直接進就是。

    其餘的隨從各有安排,到偏殿中休息,喝茶。

    張昭,王武,周修,崔坤,周雨瑤,燕燕一起跟著崔老道在道觀“轉悠”,查看情況。

    負責修建的大匠等在殿外,隨時準備提供谘詢。

    在後麵殿中,崔誌端讓道童奉茶,幾人就坐在庭院裏的棗樹下喝茶閑談。

    張昭開門見山的道:“我看著還不錯,工程質量有季珪把控,崔道長,總計花費幾何?”

    崔坤,表字季珪。

    崔誌端六十多歲的年紀,看著仙風道骨,被張昭如此直白的詢問也沒臉紅,還繃的住,笑嗬嗬的道:“伯爺,總計花費十四萬元。規模、規格比永安寺不差。”

    永安寺當年可是花費七十萬兩白銀。他當年在弘治皇帝麵前報價二十萬元。

    張昭就笑,“這明你們這行裏的門道太多、浪費很嚴重。另外就是眼界的問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山上營建寺院、道觀,不修路怎麽行?那成本當然高。”

    崔誌端笑而不語。

    從張伯爺的話來看,就知道此人不信鬼神。他忽悠弘治皇帝那一套多半無效。而對手握重兵的國朝第一名將,他還是老老實實的伏低做才好。

    旁邊的燕燕掩住嘴。她都差點笑出聲來。每次和張昭接觸,總會看到他不同的一麵。

    張昭環顧四周的殿堂、樓閣、回廊,道:“既然都建好。崔道長明日和我一起進宮麵聖,提前陛下賜字。”

    仗打的好是一方麵,幫弘治皇帝修建道觀也要重視。二月份時弘治皇帝想要修建長壽塔,被大臣們叫停。弘治皇帝心裏還會非常希望“長生觀”給他帶來壽命。

    崔誌端連忙道:“貧道聽伯爺的。已是午後,貧道請伯爺用餐。”

    張昭點頭,“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