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對馬官還是很尊敬的,這是一個一心為公的老頭,有古之名臣風範,解釋道:“老大人,所以在下隻是建議售賣榮譽爵位。像朝廷正兒八經的爵位絕計不能拿出來賣的。這種榮譽隻能在戰場上去爭奪。

    而這個榮譽爵位隔兩三年就要重新審核。可以為朝廷帶來大筆的收入。”

    英國公張懋喝著茶,老神在在。他對這個條款倒沒什麽異議。但對“降等襲爵”有異議。

    馬文升聽完張昭的解釋,精神一振,雖然年老但多年的理政經驗還是讓他抓住關鍵點,“子尚,你的意思是這個榮譽爵位的售賣由吏部掌握?”

    張昭道:“準確的是由朝廷掌握。吏部掌握名單,稅務司收錢。將來但凡是收錢的事情,最好都劃歸到稅務司中,直接和國庫對接。”

    馬文升就點點頭,道:“此事可行是可行。就怕此例一開,將來的大明君臣會把真正的爵位和官職拿出來賣。”

    張昭倒是看的開,勸道:“老大人,屆時朝廷真缺錢到那一步,咱們現在什麽設立什麽製度都是白搭。”

    這裏不得不吐槽崇禎皇帝一句,話滿清乾隆時代就把官職拿出來賣。同知、道台明碼標價。像紅樓夢裏,璉二爺就捐了個同知在身上。滿清後麵不也撐了一百多年?

    朝廷缺錢搞什麽“募捐”?把官職拿出來賣啊!總能苟延殘喘一陣。國家都沒有了,還要製度幹什麽?

    馬文升想一想,道:“這倒也是。”

    張懋見馬文升端起茶杯喝茶,緩緩的起他的看法,“子尚,降等襲爵太不得人心。你知道我這裏每日有多少人前來抱怨嗎?都是祖宗在戰場上拿命打下的基業,朝廷要收回去,誰會為朝廷賣命?”

    張昭還沒開口,馬文升道:“英國公,本官看這一條是真正的為國家考慮。這個退出製度完全可行。大明的武勳這些年都幹的叫什麽事,京師上下誰不心知肚明?”

    張懋一陣無語。但凡是個進士出身的官,隻怕然的就想把世襲的將門給弄死、弄殘。沒見他都學著看四書五經嗎?

    張昭還是很給英國公麵子,解釋道:“國公,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本朝武勳大部分都是太祖、太宗封的。傳到如今,子孫後代占據高位,讓軍中奮勇殺敵的將士如何升遷?

    如今大明國勢正盛,如朝陽噴薄,正對外兵戈方起之時,不給將士們爵位怎麽行?

    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嚴格的控製爵位的封賞,更應該建立起退出機製。”

    張昭頓了頓,道:“我一句得罪人的話。國朝世襲的武勳,滿打滿算的,隻有兩百餘家。這些人如果覺得寒心,不願意為子效力,那也就那麽回事。大明朝還有千千萬萬的軍人願意為子、為國家效死。他們是沒有談判籌碼的。

    當然,我並不建議強製推行,均采取自願的原則。以大明當前的國力,每年支付這兩百餘家世襲武勳的俸祿不是大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