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時,弘治皇帝已經感覺自己身體快要支撐不住。恐怕不假年。

    …

    …

    臘八的夜晚寒風呼號。京城裏的大部分街道都是靜悄悄的。時雍坊裏的李府是個例外。

    門廳裏大批人在等候著李相公召見。雖然他們自己都心知肚明沒有什麽希望。

    門廳之後的更深處的庭院裏燈火通明,幾間用來待客的廳室中觥籌交錯,詩文與曲齊飛。

    而此時在李府更幽深的院落裏,李首輔的書房中,當朝謹身殿大學士李東陽正在召見其門生順府警察局局長李道立。

    “流民的事情,你要妥善安置。不可令京師地麵出現動亂。”李東陽在書案後,神情凝重的道。

    李道立躬身作揖,道:“學生明白。請老師放心,湧入京師的流民就算達到0萬,都不會有問題。開春之後就聯絡改革司往遼東移民。”

    去年六月份以來,南北直隸、浙江、山東、河南、湖廣相繼發生水災或旱災。朝廷不斷的在賑災,但生民之苦屢見於報端。特別以真理報報道得最犀利。

    同樣“得益於”報紙的宣傳,北直隸、山東的百姓知道京師富庶,大批的流民往京師而來。人數不下數十萬。

    這令京師各衙門、物資都在承壓。首輔老大人很關心此事。

    李東陽點點頭,歎道:“伯修,民生多艱啊!”

    治國理政之難,他是深有體會的。譬如此時,明明大半個大明都在受災但京師、金陵、江南依舊是歌舞升平。更兼有遼東大勝,大明聲威遠播。

    而朝廷中央財政枯竭之時,子內帑還有餘銀修繕西苑。張昭的後軍都督府戰爭債券則是在京中銷售異常火爆,募集白銀數百萬兩。種種怪相不一而足。

    這都是擺在他這個首輔麵前的難題。

    閑談兩句,李道立深知老師的心思,試探的道:“老師,今日宮中遣使給新秦伯府送臘八粥。新秦伯即將回京,他是理財能手,學生可往他府中一行。”

    李東陽沉吟半響,微微的搖頭,“再看看吧。”

    他身為首輔,和張昭的關係又要重新定位。至少不能再私下聯手協商國事。否則,首輔 擁兵大將的組合足以令子深夜睡不著覺。

    的更直白點,他現在需要疏遠一下張昭。

    …

    …

    京師南城宣北坊的成國公府中。

    成國公朱輔在燈下看著書,一名粉裙美妾在旁剪著燈花。芬香時時傳來。

    長子朱麟穿著熊皮大裘衣,在溫暖如春的書房中依舊感覺冷,咳嗽著道:“父親,張昭過幾日就要回京。他手中重兵,聖眷正濃,咱們府中是不是要和他緩和一下關係。”

    新秦伯張昭在遼東完成兵製改革,可以十萬大軍盡是“張家軍”。兵權堪稱軍方第一人。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成國公府已位在其下。聽聞英國公張懋對此都有些看法。

    朱輔皺眉,訓斥道:“你好好養你的病。這些事還輪不到你來操心。”心裏冷笑著。繁花似錦、烈火烹油就真的好嗎?他倒要看看這樣的局麵張昭還能維持多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