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來奴兒幹都司這裏上任的軍事長官是新軍營二團的千戶孫啟棟。直接提拔為都指揮、副將。統帥數萬奴兒幹軍!

    麾下是寧遠軍參將的丁四娃、遼陽軍第一師參將杜聲。他們的戰略目標是征服整個新的奴兒幹都司,打到外興安嶺去。而向東要征服苦兀。

    這種事他是幹不來的。這個奴兒幹軍副將、奴兒幹都司都指揮使相當於土皇帝,但任務不輕啊!大帥一向是賞罰分明的。

    就這麽一些人馬、幾條槍,物資供應主要依賴數千裏之外的春城、阿城。難度不。

    李博濤率部在南岸的奴兒幹城中安歇下來。

    宣德九年,太監亦失哈重返奴兒幹城宣揚大明威,遠近部落皆服。亦失哈重建“永寧寺”,勒石為碑,作永寧寺記。百年以後永寧碑依舊被各族人民所供奉。

    大軍前鋒丁四娃率部已經掃滅不臣,李博濤這時候進奴兒幹城非常放鬆。

    次日,李博濤在奴兒幹城中的官署設宴大會諸將,並招待新任的由各部頭人、權貴們充任的各府、縣、鄉的官員。

    其實奴兒幹都司這裏的諸部對大明的態度基本都是不怎麽親附,主要是離的太遠。之前中間還隔著東海女真、海西女真、建州女真的地盤。

    現在明軍大軍開過來,並且要求“改土歸流”,以服王化。有些部落的首領因利益受損真帶人反抗,結局當然是可想而知。而願意和大明合作的部落,好處自然也是非常多的。

    李博濤在官署的宴會上再次強調一遍。

    五日後,李博濤率明軍將士一萬餘人,並隨軍民夫兩萬,外加歸順大明的諸部軍民五千餘人登上奴兒幹城外的永寧寺,祭祀地、觀音,勒石記功。

    十月二十五日,晴。奴兒幹都司這裏已是比較寒冷。幹冷的冬季風中,一隊隊的軍士、百姓從山腳下延伸到廟中。

    李博濤穿著新軍服,筆挺的製服讓他倍顯精神,帶著鐵質的大帽,係著腰帶,穿著軍靴,在眾將士的簇擁下走進永寧寺中。

    永寧寺中供奉的是觀音,寓意是祈願奴兒幹地區與人民永世昌寧。

    “大人…,吉時到了。”

    丁四娃和李博濤的副官負責安排一應祭祀事宜,這時丁四娃打斷上香之後在廟中微微沉思、感慨的李博濤。

    李博濤點點頭,走出觀音廟,在寺廟外布置好的祭壇上祭祀地,拿出表文當眾朗讀:“

    維大明弘治十六年十月,聖子以征虜前將軍、新秦伯、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張昭任總兵官複大明奴兒幹都司故地。當是時,甲士橫於原野,車騎縱於城郭。旌旗遮空。惟我聖朝隆盛久矣。

    舊地既複,張昭乃令都指揮使李博濤率官軍兩萬,巨船三十,再至奴兒幹城。百年之後再臨,重宣大明仁德。明如日月,恩澤優渥,四海之民莫不聞風向化而來…故為文記之,萬世不朽。”

    隨著李博濤宣讀完表文,他揭開披在一座新立的石碑上的紅綢,將碑文展現出來。

    站在祭壇上的李博濤看著下麵的奴兒幹都司諸部,知道他們大半人都聽不懂。但是,此時此刻,青史當為我記之:

    大明再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