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自然不會告訴豐娘子他是誰。主要是怕嚇著這性格外向的靚麗娘。

    他這個位置平常也沒幾個可以陪著他閑聊的人。或許親衛首領王武算一個。

    第二日就王武安排著在“大學城”旁邊拿下一間臨街的大商鋪,略作布置即作為“清吧”開業,堪稱神速。

    所謂大學城,其實就是沈陽城內規劃建立的幾座職業學院,教授的知識水平和師資力量還遠沒到大學的程度。

    沈陽城的建設規劃是在張昭的指導下做的,按照張昭的個人喜好自然會將幾所職業技術學院放在一個區域內。這就形成一個“大學城”。

    具體而言,這幾家職業技術學院分別:沈陽師範學院、遼東醫學院、沈陽職業培訓學院、遼東報業學院。

    這四家學院主要是為滿足遼東各個行業的需求。

    像城市內大量的學建立就需要大批的老師。僅僅靠大明一百年來積累的秀才、童生,遠遠不夠。而且遼東這裏算苦寒之地,根本沒有文人願意來。

    醫學院主要是培養戰地醫院的外科醫生、護士。職業培訓學院這就不必。他們開設的課程主要是麵向社會需求的各個行業。這家學院的規模最大。

    遼東的建築工人、紡織工人、冶煉工人將來都要出自這裏。而報業學院是真理報社培養宣傳人才的。

    此時剛好是九月底,各個學校的秋招都已經完成。下午三點許,張昭帶著王武到“大學城”中外的商業街處,稀疏的林木沐浴在清冷的陽光中。

    是商業街,其實是數條連通四所學院的正門或側門的水泥大道。寬度可通行四輛馬車。因而形成一個商業區域。這自然是市政規劃的功勞。

    在這片商業區域中放眼看去都是水泥結構類似於民國風情的兩三層樓。上麵住人下麵是店鋪。或者幹脆是一間店鋪有兩三層。有成衣店、裁縫店、銀鋪、銀行、胭脂水粉、藥材、飯館。

    正兒八經的一個商業區域中應該有的財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氣息的店反倒沒有,全是純粹的消費店鋪。

    張昭走在很“新奇”的中西結合洋樓風情建築大街中,三三兩兩的學生們走過,其中不乏穿著秋裝的娘子,看著繁華但並不擁擠的街道,心中略有幾分滿足感。

    在後世,這些兩三層帶著飛簷翹角的聯排樓叫仿古建築。在大明朝這種風格就相當新奇。就像京師東城的“筒子樓”,在新到京師的人眼中就頗為新奇。

    人都是會不自覺的尋找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而像張昭這樣有能力、資源、金錢將腦海中的畫麵呈現出來的人,那直接就是建造。

    “相公,往這般走。”王武領先半步,給張昭帶路,隨口抱怨道:“相公,我出麵幫豐娘子協調拿下這間00平米的店鋪搞的布政司、都司、軍中都在謠傳她是我的妾。相公,我這是幫你頂雷。”

    張昭聽的一樂,道:“那你就多頂幾。指不定老豐過段時間會來找你提親。”

    葉赫部“改土歸流”之後都是大明的百姓,人人都需要漢語的姓氏、名字。姓“豐”的人一大把,但結合豐娘子的法,張昭猜測她大概率是如今前葉赫部首領、如今的葉赫縣主薄豐生額的女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