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微微一笑,從容而灑脫,話題跳躍的問道:“楊將軍對大海怎麽看?遼西走廊那裏也有海。”

    楊鄉在來的路上設想很多種情況,就是沒有想過這種情況:張大帥問他對大海的看法。對於大海,他的印象就是海風潮濕、非常冷。他們衛所種地的軍戶貧苦,那些打漁的漁民、逃戶更苦。純粹是拿命在海中討生活。

    他們在海上遇到一次風暴可能人就沒了。而且個個患有風濕病,一到陰雨氣就疼的厲害。

    這一次遼東分配土地,基本上海邊的漁民、逃戶都放棄漁業,到岸上來種地。

    楊鄉沉思一會,斟酌著答道:“大帥,末將是個旱鴨子。”

    張昭不以為意的一笑,道:“那你平常要多關注下這方麵的消息。國泰商行正在開發永平府開平城,那裏就是一個優良的港口。現在津衛和南方的貿易,大半都是國泰商行采購的各種物資。

    海禁遲早是要開的。不可能大明隻允許南方享受海貿的利潤,而北方這裏卻過苦寒的日子。

    金州衛(今大連)那裏有優良的深水港。而且金州衛這裏的地理位置,從供應關外四布政司的角度來,比津衛更優越。出兵征討東瀛必然需要船隊。這裏會是艦隊基地。”

    張昭對楊鄉疏遠的想法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他把楊鄉調到金州衛,也就是未來的海軍港口擔任最高軍事長官,也是看重其能力。

    這個位置不算重用,但遠談不上流放。

    從張昭的角度來,將軍中的英才一網打盡是最好的。他可不想留下軍事人才給政敵們拉攏。現在大明的國勢正在向上,想要安排個把人還是很容易的。

    楊鄉愣了一下。他又不是傻子,張昭這樣解釋一番,他縱然不熟悉大致還是聽的懂的。他留在廣寧當錦義右參將,隨著朵顏三衛的覆滅,關外四布政司的設立,那裏就是個養老的職位。他的新職位倒是頗有前途。

    他幹的好,那將來東征東瀛四島,張大帥就會調他參戰。那升官進爵不在話下。而他這個金州衛參將,坐鎮在海邊,隻要有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自江南流入。油水還是很豐厚的,權勢自然重。

    當然,這不是他準備撈一把。軍中對這一塊控製的很嚴,真理報上時常刊登警示文章。據聞後軍都督府查賬的賬房非常厲害。

    張昭輕輕的抿一口酒,等楊鄉消化完他的話,再正式的問道:“楊將軍可願意去金州上任?”

    楊鄉趕緊起身,躬身抱拳行禮,“末將願意去。”

    張昭微笑著頷首。

    上午和熙的陽光落在二樓的陽台上,明亮、暖和。

    …

    …

    楊鄉在沈陽城中停留了三日就往金州衛去赴任。作為遼東都司下的老參將,他在沈陽城中有不少故舊需要走動一下。

    張昭接見完楊鄉,算是處理完最後一件大事,剩下便是等待王陽明來遼東。

    清晨的餐廳中,金黃色的陽光照在玻璃門上,反射著光芒。

    “二,有王伯安的消息來嗎?”

    “還沒有。”

    “行吧。我們去城裏走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