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裏有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有統一的貨幣。

    不能指望大明的縉紳,或者新興的資本家們都是好同誌。所以超大型國有企業的存在就非常有必要。

    官府想要調節市場怎麽調?像前漢那樣把豪強們遷移到長安去守皇陵,如同韭菜一樣。這種做法很粗暴。在前漢時可行,在大明你動一下縉紳試試?

    張居正隻是丈量土地都被相關的利益集團搞的死後家破人亡。必須要采取一種更柔和的方式去掠奪他們的財富。

    第一,用鑄幣權去掠奪。是百姓占有的貨幣多還是縉紳們多?別看大明現在是盛世,一個三口之家一年下來能有明年一年的口糧那就算不錯了。

    第二,用商品去交換。把縉紳們的錢賺過來。超大型國企就是幹這種事的,直接壟斷某一個或者幾個行業。

    第三,強製征收7%的商稅(十五稅一)。

    這些政策當然也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在當下卻是合適的。在大明朝,最大的民生問題具體的就是要保證大部分百姓能吃上飯,能活著!

    至於什麽受教育權、醫療權、社會公平啊等等,社會還沒進步到那個程度。

    …

    杜聲和江馬兩人被張昭的親衛們請到偏廳中。

    偏廳中燈光明亮,張昭正負手在廳中觀賞著牆壁上的字畫。

    得益於這具身體的前主人勤學苦練,他能寫一筆好字。而畫畫他本身就有點基礎。隻是從未接觸山水國畫而已。當然,這些東西他得略微學一學。弘治皇帝喜歡畫畫。

    “大帥…”兩名中年將領穿著棉布長衫走進來,抬手敬禮。

    張昭轉過身,笑一笑,伸手示意道:“老杜、江指揮,坐。”待親衛們上茶後,再道:“我請你們倆過來,是想要問問你們對將來駐防在哪裏的想法。遼陽軍一師、二師都是大明的精銳啊。十萬大軍要分布在四個布政司和一個都司裏,兵力上還是有些捉襟見肘。你們要挑起重擔來。”

    張昭一個稱呼就在遠近親疏給區分開來。

    實話,整像個彌勒佛一樣笑眯眯的老杜比江馬更不像一個合格的軍人。他更像一個政客。

    但江馬此人之前在龐泰麾下還有點不聽指揮,直到龐泰打一個勝仗,他才被折服。

    張昭當然是更喜歡老杜多一些。老杜這人花花腸子多,喜歡拍須溜馬。看著和氣,實則是一個笑麵虎。但聽指揮啊!打仗肯賣力氣。

    杜聲四十多歲,嘴角帶著笑。這是真笑,在張昭麵前他可不敢掛一個假笑臉。當仁不讓的答道:“大帥,你安排我們一師去哪裏駐防,我們一師就去哪裏。”

    江馬也知道他之前的某些表現可能傳到張大帥的耳朵裏,這時趕緊表態道:“末將聽大帥安排。”

    張昭就是一笑,手指虛點兩人一下,道:“也要尊重你們的個人意願嘛。這樣幹工作心裏才氣順。這樣吧,我給幾個地方出來,你們自己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