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之,何至於此?”

    消息傳開的第二,謝遷特意約李東陽一起在內閣的食堂中吃午飯,就此起這個話題。

    內閣位於文淵閣。這個位置在文華殿後清寧宮之前,宮闕重地是不能生火的。京師三大殿都不知道被燒了多少回。每次重建都需要耗費大量的銀子。

    所以,內閣中不管是位高權重如閣老還是低微卑賤的吏都得出來吃飯。飯堂就在文華殿前紫禁城牆下一排排的值房處。

    當年張昭在東宮當值時便常在隔著金水河的相對的值房中等候。

    兩位閣老用餐自然不會有人沒有眼色的湊過去。的雅間中就他們兩人。

    李東陽無奈的一笑,這個問題不止是現在謝遷問他,昨回府他就被一波波的“轟炸”過。在旁觀者的眼中這就是李東陽抓住機會在搞“政變”。

    而從最理智、最現實的邏輯上而言,劉閣老基本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

    其實在不懂門道的人看來,不就是同意張昭的奏章順應子的心思,這有多難?劉健不是把李東陽的“票擬意見”交上去了嗎?他裝聾作啞都可以蒙混過關。

    持有這種觀點,那純粹屬於政治不及格。

    首先劉健絕對不能去順應子的心思。除非是他不要名聲了。張昭搞出報紙來,言官們的聲音已經大幅減弱,但是報紙並沒有去堵住下人的嘴。

    劉閣老的性格,執政思路是擺在那裏的。人人皆知。也必須人人皆知。否則下麵的官僚們如何知道首輔老大人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

    他突然去“逢迎”弘治皇帝,言官們絕對會罵他。士大夫的氣節還要不要?

    想我劉健劉晦庵公臨到人生七十一歲時把名聲丟掉就為一個首輔的位置?

    劉健首輔都幹了五年多,屬於吃過見過,且以他的年紀時日五朵,是名聲重要還是權位重要?比較一下正常人都知道怎麽選擇。

    其次,劉健就算保持沉默讓李東陽主導此事就可以安然無事嗎?想得太美了。你把大明朝廟堂上的諸公都看成什麽人?大家的忠誠是對皇帝和大明的。又不是對你劉閣老的!

    可以預見中間派會一邊倒的往李東陽那裏跑。那接下來劉健是準備當一個“空殼子”首輔嗎?

    所以,劉首輔最合適的選擇就是,如果弘治皇帝把他第十八封乞骸骨的奏章打回來,那他就把第十九封送上去。一定要辭職走人。這還體麵些。

    …

    李東陽放下筷箸,微微的有些感慨,“於喬,張昭的奏章並非我指使的。我何至於用此事來逼迫晦庵公?屆時子知道會如何想?”

    話到這份上,謝遷不能不信。

    因為,李東陽雖然在東宮序列中,但是就親疏關係而言,當今子和徐溥、劉健等老師、講官更親近。

    李東陽真要用手段把劉閣老逼走,子知道必然心中不快。

    那回過頭來,他這個和徐溥、劉健一係的閣臣不能用這個間隙把李東陽拉下來?八成是可以的。

    首輔誰不想做?

    謝遷喝一口酒,若有所思的道:“這麽來,此事是張昭自己擅自主張的?賓之,其實遼東大地上設兩個布政司就夠用。你看張昭報上來的情報。

    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之外的區域基本都是荒無人煙。這設府縣治理就可以。何至於要設布政司管理?徒增行政成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