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門給訓斥的訕訕一笑。這確實無話可。張大帥都沒有往營帳裏領女人服侍,他們誰敢犯規矩?他也是接到老夥計葉赫部首領豐生額的來信,稍作試探一下。

    庫門知道龐泰的性情,尷尬的喝兩杯酒,自己轉一個話題,問道:“大人,你看這北方的地圖,莫不是大帥有意對韃靼人用兵?”著,自豪的道:“以咱們大明的兵鋒,韃靼縱然有精騎十萬也擋不住吧?”

    龐泰嗤笑一聲,手指點著錫林郭勒大草原上的韃靼察哈爾部所在的位置,道:“老庫,這你就不懂。韃靼人不是非得要在錫林郭勒大草原上放牧。

    我們大軍一動,他逃往漠北,我們為之奈何?而大明的國力又能經受的住幾次北伐?

    所以大帥的意思很明確,要畢其功於一役。所以大寧都司這裏都是以防禦為主。咱們先行斬斷韃靼人東麵的臂膀,接下來是打西域。然偶才是北伐。

    唉,估計會在五年或者十年以後吧!屆時才能徹底的解決這個宿敵。”

    龐泰此時可謂功成名就。但他鎮守在阿城這裏,心裏想的還是中期目標:滅韃靼!

    而新軍營的長遠目標,就是他在開平鎮中和王武的那些話。向西征服整個中亞、西伯利亞。向南征服整個南亞大陸。還有海外的領地。

    庫門不知道龐泰的心思,他在打完這場戰役之後,已經飄起來。他明確的知道輝發部不會再隨寧遠參將李博濤順江直下奴兒幹城。屬於他的仗已經打完。

    而此時庫門聽到龐泰的法,心中忽而升級一股明悟,隨即湧起一陣陣的茫然。

    他突然的明白過來,屬於他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滅韃靼之戰他怕是趕不上。

    而他的下半生將會在輝發城中度過。戰場已經不需要他再上。

    …

    …

    戰役的勝利,帶來榮耀、財富,也給征戰沙場的軍人們帶來迷茫。解甲歸田的這一日才知道脫下軍裝的不舍啊!

    而除此種情緒之外,還有另外的一些想法。

    鎮守磐石鎮的葉赫部,也就是如今的渤海軍第一師第一團,千戶豐生額率麾下一千人寸功未立,得到張昭的軍令後,在崇山峻嶺中押送著糧草至吉林鎮。再從吉林鎮往北與中軍匯合前往阿城。

    遼闊的鬆嫩平原旌旗招展。一隊隊的明軍從這平原地形上走過,帶起陣陣的灰塵。

    道路之旁,豐生額收到老友庫門的回信,看看身邊如花似玉的女兒,歎口氣,“阿琳,再等等吧。時機還不成熟。”

    如今遼東、奴兒幹都司的地麵上流行取漢名。這是他女兒的字。大名叫葉琳。

    披著麵紗,帶著鬥篷的女子美眸無動於衷。她已經懶得對她的命運作出任何的掙紮。這是她生的太美帶來的命運。反正都是聯姻。

    輝發部通過英勇的血戰贏得在大明的地位,葉赫部則是想投機取巧。

    …

    …

    七月二十五日,一路迤邐前行的張昭率軍抵達阿城。

    所有的明軍都往這裏匯合而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