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懂歸懂,具體要他出頭去發起對一個首輔的“進攻號角”,他還是有頗多疑慮的。

    在大明朝的此時,政治遊戲是文官和太監們的權力,武將根本沒有上桌子的資格。

    當然,自景泰朝的奪門之變後,也沒有那個武將想上去玩兩把。大家都是與國同休的勳貴,大明朝不亡子子孫孫就有得吃喝。沒有必要去幹那麽危險的事。

    腦子稍微不好使就是個家破人亡的結局。而通常來文官和太監們的鬥爭能力是優於武將的。

    張昭此時的身份就是武將。他身上的功名還隻是個生員,也就是秀才相公。

    其實張昭不大想動首輔劉健。因為按照曆史的慣性弘治皇帝可能就隻有兩年的壽命。最多因為他的因素延長一點。稍後,九千歲就要上線。那是一個不甘心沉寂的角色。

    屆時,他可以大有作為。根本沒有必要承受來自文官集團的警惕、敵意。

    張昭心裏思索已定,微笑著道:“子遠,你的想法是…?”

    李幽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道:“子尚兄,以你在子心中的地位,最簡單的方式是你公開彈劾劉老大人。屆時子必定會選你和罷黜劉老大人。”

    這是必然的一個結果。明眼人都看的出來。

    因為劉首輔此時已經七十一歲,而張昭才十九歲。且張昭每年都會給弘治皇帝帶去四五十萬兩白銀的好處。而在軍事上張昭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政治上,劉首輔卻是有人可以替代的。

    李幽接著道:“但是,這種方式對你而言後遺症太多。我以為,你可以寫一封密折給子,詳細的陳述遼東巡撫對奴兒幹都司布局的意義。我再為你向李閣老溝通,則大事可成。”

    張昭笑一笑,並不著急表態。

    所謂“大事”就是首輔之位更迭,這在明代的政治生活中確實是大事。

    李幽的意見其實概括起來就是兩點:第一,他搞定弘治皇帝。第二,此後李東陽一係的人馬會出手。

    至於出手的方式…

    想到這裏,張昭看著嫋嫋水汽後的李幽,問道:“子遠,京中是不是還有其他事情發生?”

    李幽嘿嘿一笑,豎起大拇指,“都瞞不過子尚兄啊。京中有商人走通外戚張鶴齡的門路,請求將十七萬引舊長蘆鹽場的鹽引免於鹽課,子許之。戶部尚書侶鍾為此事憂心忡忡,屢屢上書子。朝中諸多權貴對其不滿。侶尚書之位不穩。”

    渾水好摸魚啊。

    張昭聽得搖頭,心裏感慨。張鶴齡就是大明朝的攪屎棍。常常為一點私利去敗壞國家製度。但凡稍微講規矩、原則的大臣都不喜歡此人。但有張皇後的庇護,誰能奈何他?

    弘治皇帝就是個寵妻狂魔。

    張昭琢磨了一下,答複道:“我不會向子上密折。我的意見都是在奏章裏公開的。”

    上密折,就意味著他在尋求弘治皇帝的大力支持。這是一種類似於逼迫弘治皇帝表態的方式。弘治皇帝還隻剩下兩年多的壽命,他現在不用聖眷,等弘治皇帝大行,想用也用不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