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不牛逼?

    所以,大致上某人是不是名將,和其身在一個時代,時人絕對是有感覺的。像韓世忠這樣的,就算他當時官位不顯,世人絕對都知道這是當世名將,將種!

    所以,張昭以十八歲的年齡率部在韋州力敵韃靼王子主力三萬餘人,斬首過半。立即被譽為下名將,大明第一武臣。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李逍遙奉張昭之令,率部三千就能橫掃建州女真八部,兵鋒逼的朝鮮國風聲鶴唳。打出這種神仙仗來,十九歲的他被人一聲“將種”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又比如統帥左路軍的龐泰,明眼人都知道十七歲的龐參謀是在“練級”,但能統帥過萬的軍隊,穩穩當當把勝利拿到手,且還能玩出點花樣來。

    當年霍驃騎率八百騎兵突擊匈奴旗開得勝,誰又能他不是大漢帝國冉冉升起的將星呢?

    龐泰此時如同這種情況。

    張昭完隨即又有些感慨,看著遠處鬱鬱蔥蔥的山,道:“二,弘治十三年冬咱們在京北練兵時,何嚐想到今日啊?逍遙這名字還是我該的。泰那是就跟在老龐身邊,挺孝順的一個孩子。”

    提起往事,王武臉上的絡腮胡子抖動一下,他於往事不能釋懷。深深的吸一口氣。

    張昭沒留意到自己親衛首領的情緒,自顧的道:“逍遙用兵有些飄逸。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是好的啊。腦子靈活。泰這裏穩當還是如老龐的風格。同時還有些想法。都挺不錯的。”

    張昭“點評”此刻出關大軍的左右兩路軍事主官,幾名軍事參謀都圍攏過來聽著。

    張昭這時也有些談笑,環顧四周年輕的臉龐,笑道:“軍事參謀出名將啊。你們要多看多學。其實,咱們軍中我還看到一個好苗子。寧遠軍的丁四娃,戰報你們都讀過吧?此人不錯。”

    一名參謀道:“大帥,寧遠軍隻能算遼東軍的二線部隊,不如遼陽軍精銳。你留遼陽軍左衛在身邊,是基於看好丁四娃的指揮能力嗎?”

    張昭點頭,“嗯。寧遠軍再怎麽算二線部隊,出關這麽久也算是曆練出來。而且剿滅建州女真的訥殷部,我是信任他們的。咱們新軍營的規矩,能者上,庸者下。我是不會打仗的,所以要提拔會打仗的將領才心安啊。你們都要努力。”

    “是,大帥。”一幫參謀給張昭一碗雞湯灌的熱血沸騰,紛紛應諾。

    其實,參謀軍官真的出名將。曼斯坦因,二戰名將就是軍事參謀出身。普魯士的軍官似乎都很容易在這條路上出頭。還有不少德軍元帥都是參謀。

    就在張昭結束話題時,一名信使急衝衝的而來,“大帥,朝廷的諭令抵達。”

    張昭神情平靜的接過來,拆開來一看,臉上頓時浮起冷笑,“嗬,朝鮮國王在京中告咱們的刁狀了。滿朝諸公要咱們伺機將大軍回撤。”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