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笑著拍拍杜聲的肩膀,道:“我剛才的是真心話。真叛亂是好事啊。三江平原遠在兩千裏之外,要是用懷柔的政策,占領三江平原最少得十年的時間。咱們等不起,大明也等不起。”

    杜聲一愣。

    以他看來,張昭強行將海西女真四部設定在一個縣的範圍內,這是會埋下反叛的根源的。但沒想到張昭就是在等著他們反叛。

    張昭笑笑。他的做法,陽謀有點往自家臉上貼金。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有屁的計謀。他這就是明火執仗的強來。

    如果海西女真四部反叛,那自然什麽都好,一切都歸大明所有。如果不反叛,日後改土歸流,在一個縣之內的官職,當然是可以給他們的。

    “杜將軍,假若我給你兩千兵馬,你能否橫掃哈達部?”

    杜聲一聽,頓時有些激動,這是軍功啊!趕緊躬身行禮道:“末將定會不辱使命。”

    張昭點點頭,“等我通知。大軍出關也就在這兩日。”

    這句話,張昭身邊的人都聽到、一個個表情有點激動。終於要橫掃關外的鬼魅魍魎。

    …

    …

    海西女真四部十幾人從官衙裏出來,一個個沮喪的牽著馬前往沈陽城外的軍營。

    按照張昭的設想,沈陽城這裏將會作為遼東都司的新駐地。他已經上報朝廷,請求批準。

    所以僅僅隻是一個衛所規模的沈陽城繼續擴建。而張昭壓根就沒想著再修築城牆,直接再次選擇以“攤大餅”的方式擴充城區。

    整個大的沈陽城市區,是往北兩百餘裏的鐵嶺,往南兩百餘裏的遼陽,往東撫順都囊括進去。

    這裏將是遼東第一大都市。也是大明朝統領東北的諸地的政治、文化中心。

    運糧到沈陽的民夫,這些日子也沒歇著。已經開始在大明基建公司的工匠指導下開始搞“三通”工程。

    張昭的大帳也在城外。官服、官印、敕書都在那邊。今隻是順路借城裏的地方開個會而已。還是那句話,海西女真四部真的一點都不重要。

    張昭就沒把他們當盤菜。朵顏三衛好歹有五六萬騎兵。海西女真有什麽?一萬五千餘帶甲之士?

    開玩笑,火器軍隊怕你這什麽勞子帶甲之士?有多少都是送菜。真正有威脅的是騎兵。但搞不好海西女真四部的騎兵還沒他此刻麾下的騎兵多。

    真以為大明遼東鎮二十萬邊軍都是吃幹飯的嗎?

    那麽,海西女真憑什麽占據今吉林省中部的膏腴之地?

    豐生額、多羅、額勒等人一路跟著趙師爺到城外的大營裏,路上少不了要拉拉關係,套套近乎,再半真半假的抱怨幾句,“趙師爺,張大帥這樣搞,咱們回去沒法向部落裏交差啊!”

    多羅著話,遞了一顆東珠給趙師爺。眼睛珠子亂轉著。

    趙師爺四十多歲,一身文士長衫。他這個新軍營都督的幕僚,可比三邊總督的幕僚還威風。此時,見一幫女真人都直白的看他是否收禮,撚須笑道:“禮物都是獻給大帥的。咱們就私下裏聊一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