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所占據的地盤在長白山脈一線,其實單純的論土地肥沃程度,是不如海西女真的。

    他們不是不想占領更好的地方。但實力不如人啊!

    他們的兵力總計在三四千人左右。總人口不超過三萬。沒見老奴當年起兵,早期打來打去都是幾百人。

    但是,需要注意一點,建州三衛因毗鄰大明,而大明待之甚厚,他們的經濟、手工業在弘治年間正逐漸的發展起來。他們又有在撫順關互市的優勢,正在逐步的壯大。

    萬曆末年,老奴能依靠建州衛所在的人口、工匠,逐步的統一建州女真八部,是有著其深刻的政治、經濟原因的。其一,大明的優待。其二,經濟、手工業的優勢。

    …

    回到正題。

    張昭所麵臨的局麵,不要看信使回報的很嚇人,其實就是領建州右衛的蘇護部首領布耶楚客造反了。大概兵力極限值是一千人。

    所以,在軍事上,這根本沒有任何的威脅。不用新軍,隻要遼東鎮的邊軍拉一個滿員的千戶出去,就能把他砍得七零八落。

    不要嫌棄遼東邊軍水。正德年間,劉六劉七在山東起義,把調去的明軍打得落花流水,但邊軍一南下,那真如刀入豆腐般的輕易迅速撲滅叛亂。

    這事關鍵是在政治上:張大帥逼反建州右衛啊!

    張昭對楊鄉道:“楊參將,廣寧城這裏的改革,你費點心。”

    楊鄉頭發花白,但不敢在張昭麵前倚老賣老,抱拳躬身道:“下官領命。”

    他不擔任遼東軍第一師的主官,又不想和同僚們起衝突的緣故,穩一手。也有“識趣”的原因。

    張大帥整訓薊鎮軍,直接掌控薊鎮軍兩個師。那遼東這邊呢?他沒打算上張昭的船,何必去“卡位”呢?

    張昭點頭,“二,曼成,我們回營中。”

    龐泰統領參謀部,最近都在指定“清理”的奴兒幹都司的策略。新軍營初級學堂出身的高一典跟著張昭充當親隨。張昭為他取表字:曼成。

    這也是相當親近的舉動。

    …

    …

    回到軍營,張昭直接下令,“曼成,傳令下去,調查蘇護部反叛的情況。”

    又對龐泰道:“泰製定平叛計劃。把消息傳到下去。”

    新軍營沒有對內的情報機構,對外的情報機構卻是有的。統一放在斥候營中。

    其實大明朝也有對外的情報機構:錦衣衛。

    不過,張昭可以把新軍都洗成清一色,但不能把手伸到錦衣衛這種機構裏麵去。

    錢寧什麽的,那都是兒科了。錦衣衛真正厲害的情報人員,又不是京師街麵上收保護費的那幫人。

    軍營大帳裏,隨即忙碌起來。

    王武給張昭端一杯茶過來,略有些擔憂的道:“相公,會不會出事?”

    他問的不是叛亂能不能平定,而是問遼東這裏的局麵會不會崩壞?

    張昭負手站在遼東都司的沙盤前,平靜的道:“那倒不會。本來準備在廣寧這裏多呆一段時間了。現在得提前去遼陽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