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就有眼前這麽一番局麵。

    報社鎮中最大的酒樓望海樓二樓雅間中,按照慣例,一幫報社的主編在此聚會,喝茶閑聊。

    論道報的主編張名尹和幾名“朋友”聊了一會京中養濟院、漏澤園的近況。

    京中如今銷量超過一千份的報紙已經達到二十餘家。所以報業協會裏麵都是分成極大派係。

    弘治十五年七月,弘治皇帝令各邊衛設養濟院、漏澤園,即養老院和孤兒院。這將大明這一善政推到報紙的關注之下。京師之中當然也有設置。

    “不查不知道。京師之中的養濟院、漏澤園弊端且不去。聽聞新軍營下屬的國泰商行捐贈最多,而且領養的孤兒也最多。聽都去新軍營中讀書。”

    領養孤兒,參軍,這是很有點犯忌諱的事。

    張名尹笑嗬嗬的看向真理報主編湯玄策,“湯兄,你們真理報不報道一下?”

    其餘十幾名總編都看向湯玄策。

    真理報勢力最大,除各報紙背後的東家和張昭交好的報紙以為,其他報社基本都和真理報關係一般般。

    真理報倒了,大家才有飯吃啊!盼著同行死,明代一樣有。道理是相通的嘛。

    湯玄策嗬嗬一笑,懶得去理這些所謂的“報業風雲”,慢悠悠的道:“在下有一個消息,倒是要要請諸位留意。喜峰口外的寬城鎮附近山脈中發現金礦。儲量豐富。”

    “喔…”

    方才故作矜持的十幾家報社的總編們在瞬間七嘴八舌的詢問起詳情來。

    關外的大戰才剛剛平息,他們這些總編當然知道“喜峰口”是那裏。

    而原朵顏衛的放牧地上發現大量的金礦又意味著什麽?後軍都督府發行的戰爭債券即將大漲。

    而對於他們這些報社總編來,這個爆炸性的消息就意味著銷量啊。所以,他們紛紛丟下矜持詢問湯玄策。細節,細節很重要知道嗎?

    這就像張昭看網文時,所熟知的某個作者,經常在某個時候寫“細節不用贅述”,但其實細節很重要啊。

    “大家不要著急嘛!”湯玄策得意的一笑,慢條斯理的喝著茶。

    …

    …

    在湯玄策在報社鎮中裝逼之時,西苑含元殿宮殿群中,弘治皇帝在一處便殿中,教授著粉雕玉琢的公主永嘉畫畫。

    技法,當然是炭筆畫。

    如今市麵上已經有鉛筆出售,據是國泰商行為滿足“速記”的需求而推出的。

    因為報紙上大量使用白話文,這就導致記者們需要更多的文字去描述一件事。使用毛筆已經完全無法滿足需求。這對於其他一些行業,比如文吏、賬房同樣如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