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的木炭嚴重不足。

    帳篷在雪夜裏被壓垮好幾頂。

    駐守在另一處燕山出口的吳臣三個團,同樣遇到種種問題:饑寒交迫。

    上午時分,張昭帶著王武、趙子龍、龐泰、高一典等人在營地巡查。種種困難,讓大家都士氣消沉。

    孫啟棟、李逍遙、劉二狗、曹諶四個千戶都當麵建議張昭不要執行“冬季進攻”的計劃。

    張昭發起進攻的時間,其實經過參謀們嚴格計算過的。大軍於深秋時出塞,在第一場雪之前控製大寧城。繼而,在冬季和朵顏三衛的主力決戰。

    因為冬季就意味著朵顏三衛沒法遊牧。

    這樣隻要擊潰朵顏三衛的主力,截住他們的後勤營地,可以在一戰之中解決朵顏三衛。而不用等到明年開春,再到千裏的平原上去縱橫奔馳。

    張昭在後勤上當然做了準備。但是,任何準備在老爺麵前,都顯得很不充分。

    踩著雪往大帳裏走,張昭披著黑色的大氅,沉默著。

    龐泰沮喪的道:“少爺,這是我的錯。”

    拖到明年春,從大寧城打到鬆嫩平原上去,橫掃這千裏之地,要打多少場戰鬥?何時才能結束?

    在理論上新軍營擁有足夠的戰力,可以橫掃整個鬆嫩平原。但是假設朵顏三衛逃跑呢?會不會出現太宗時期打韃靼、瓦刺的情況?找不到對方的主力。

    新軍營當然有對策。朵顏三衛逃跑,我們屯田就是,把這塊地方占下來。重置大寧都司本來就是目的。但這的輕鬆,做起來可未必。

    所以,他想一次性解決問題。冬季對新軍營而言是困難,對朵顏三衛同樣是。

    張昭笑著拍拍龐泰的肩膀,道:“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嘛。”

    龐泰的戰場嗅覺非常靈敏。冬季進攻的計劃非常好。他很認可。

    見眾人士氣低落,張昭道:“我給大家唱首歌吧。你們學會了,去教給將士們唱。咱們新軍營的男兒,要戰鬥地,豈能怕這區區大雪?”

    趙子龍就想勸,“相公,這…”這有損統帥的形象。但是他還沒攔著,張昭就唱出來。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係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這首歌的名字叫做《知識青年從軍歌》,隨著名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傳遍大江南北。而當時阿譯少校用的曲調,其實是新四軍軍歌的曲子。

    當時電視劇那一幕,張昭看的潸然淚下。這詞,這曲,有一種東西在裏麵。那是一種軍人的精氣神!

    張昭知道歌詞不算太對景。他也隻唱到阿譯少校唱的位置:齊從軍,淨胡塵,誓掃倭奴不顧身!

    將倭奴改為韃虜。

    他仍舊覺得這首歌曲可以鼓舞起將士們在雪中低落的士氣。

    因為,有些東西、情感是相通的。

    …

    張昭唱了第一遍,有幾個參謀和親衛跟著和。

    都是一群糙爺們,吼著。吸引著不少士兵們看過來。

    張昭將詞寫出來,再教唱。

    簇擁著他的親衛們唱起來。

    他們在營地裏行走著,跟著的士卒們一起高唱。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係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士氣如虹。這一腔碧血,足以將這漫山的積雪融化。

    …

    …

    孫子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