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叫興州吧!”

    張昭帶主力大軍走到寬城縣接到李秀、孟平江的捷報,隨口將承德的名字改為明初時的衛所。

    承德是滿清時的命名。所謂奉承祖宗之德。

    明初時,燕山山脈屬於大寧都司舊地。在今灤平縣一帶設興州衛。有左中右前後五個衛所。張昭直接將“興州”這個名字往東挪了一百裏。

    稀裏嘩啦的秋雨在燕山的峰巒間飄落。河流水急。

    大帳之中,幕僚趙子龍、崔坤兩人書寫著各種公文,然後向張昭恭賀道:“恭喜大帥初戰告捷。”

    張昭並沒有喜色,擺擺手,“這雨下的不好啊。”

    這年頭沒有氣預報。再牛逼的老農也不可能預測到三四之後的氣情況。

    張昭道:“泰,你們繼續保持和張參將所部的聯絡。”

    大帳中同樣在忙碌著的龐泰、高一典等參謀們應聲。

    …

    …

    逃亡的路程總是非常狼狽的。

    朵顏衛的貴族滅裏同樣如此。朵顏兩萬多人,滅裏在燕山山脈中放牧,麾下的部眾約八千餘人。幾乎和朵顏衛首領合撒兒的實力相差無幾。

    他本就是合撒兒的叔輩。

    其實,興州(今承德)固然是在燕山山脈之中,但土地肥沃。戰國時代屬於燕國,這裏就在使用鐵器農耕。明當時這一帶的農業生產已相當發達。

    隻是朵顏衛不擅長種地,將這裏搞成遊牧之地。所以,縱然有八千部眾供奉,滅裏大人的日子一樣過的緊巴巴。

    夜裏一場突如起來的秋雨,讓滅裏所率領的逃亡的隊伍不得不在山路中停下來。

    此刻經過上午兩場廝殺,滅裏身邊的戰士已經不足八百餘人,其餘要麽潰散,要麽就是被俘虜。

    就在他坐在一處大樹下避雨時,忽而聽的營地那邊一陣喧鬧。心中不快,“去看看,究竟怎麽回事?”

    …

    韓梁真的“兌現”他的諾言,他準備去朵顏城。

    上午時,明軍攻到集鎮中,朵顏衛戰敗。到處都是亂兵。他妹妹是不管他,最終還是叫兒子前來,帶著他們主仆三人跟著滅裏的隊伍逃跑。

    而到晚間因為秋雨不得不停下來時,黃伯向韓梁提出告辭,“大少爺,老奴跟著你有二三十年,打看著你長大的。你要去朵顏城,老奴無話可,特來向你辭行。”

    韓梁怒火攻心。他此去朵顏城還要仰仗兩個長隨出力,不想黃伯竟然要棄他而去,激憤的喝道:“黃伯,我們韓家待你不薄,你竟然要當白眼狼!你對得起我,對得起我爹嗎?”

    有著一張國字臉的吳正鄙夷的看著黃伯。

    黃伯五十多歲,留著山羊胡子,眼睛,像頭黃鼠狼一樣。這時,跪下來,道:“大少爺,咱們和朵顏衛做生意,就算犯法,咱們還是大明的百姓。

    就算是唆使朵顏衛驚擾到子,朝廷也沒滅韓家滿門,隻是流放遼東。這還在大明的地界上。咱們的子孫後代還是大明的百姓。

    大道理老奴也不會。你去朵顏城給韃子當奴才。老奴卻不想當一個韃子。不想死了之後,葬在異國他鄉。不想見不了祖宗。告辭。”

    “你敢!”韓梁怒喝一聲,鬧出動靜來。

    吳一腳將黃伯踹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