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張昭廢除主客兵製度。所有北來薊州鎮的客兵待遇一視同仁。此時孟平江麾下,就是所有南兵的精銳。

    他們紅著眼睛吼著,咆哮著。

    三千精銳高舉著軍旗,士氣高漲的殺出關外。

    …

    …

    同時,古北口。

    守將李秀四十歲許,長相文秀。他穿著鎖子甲,頭戴頭盔。在古北口的城門口,客氣的對來相送的吳臣拱手一禮,“關口和後路就教給吳將軍了。”

    之所以是同時,因為懷表、望遠鏡如今在薊州鎮的高級軍官手中是必要的裝備,直接由後軍都督府發下來的。張昭的命令就是同時出塞。

    按照張昭最近的軍中官職改革,“衛指揮”就可以稱將軍。吳臣現在是高配的一團主將。

    吳臣二十四歲的年紀,常年在軍中,皮膚成麥色。穿著新軍營的土布軍裝,紮者腰帶,英姿勃發。回一禮,笑著道:“李將軍放心!不過,我們新軍營一團隨後就會出塞。”

    作為新軍營中的精銳,他麾下的一團肯定是參加第一階段的決戰的。

    張相公的計劃,古北口、喜峰口都要留一個主力團防守。確保出塞大軍後路不失。不過這活兒,就不歸一團了。

    李秀笑笑,帶著麾下的精銳出發了。他的風格和其餘兩位不一樣。他是穩。

    …

    …

    薊鎮軍兵分三路出塞,攻入燕山山脈中。

    如果我們俯瞰整個山脈的地圖就會發現,但凡山脈中能匯聚成村、鎮、縣的地方基本都是一些不規則的、塊的平原區域,即可以提供糧食、飲水適合居住的地區。

    所以,薊鎮軍三路精兵的路線都是沿著山道,進攻這些朵顏衛聚集的平原區域。

    從古北口出塞的李秀所部,沿山道攻今灤平縣一帶的平原,然後攻入今承德的平原中。

    從馬蘭峪關出塞的孟平江所部,他們北攻今興隆縣的平原,然後北上圍攻承德。

    從喜峰口出塞的張哲宇所部,他們走的是昔日大寧都司運糧的路線,北出寬城、鬆亭關,直抵達原富裕衛(今平泉市)。

    他們的任務要重一些,守住這裏,返身合圍承德。

    而從富裕衛,經過青城,打到燕山山脈北麓的大寧城。這是張昭親率的四個主力團的作戰任務。

    …

    十三日清晨,明軍忽而出關發起對朵顏衛的進攻,消息很快就傳到盤踞在承德一線的朵顏貴族滅裏耳中。

    韓家大郎韓梁帶著兩個長隨出關“誘敵”,帶去大明即將攻打朵顏三衛的消息。此刻他就在承德這裏的鎮中。

    因為朵顏衛的農耕技術很差勁,燕山山脈中的一些聚集地都是些村、鎮級別。承德這裏也不另外,隻是一個鎮的規模,有四五千人在這裏生活。

    “走。我們去找大妹妹。怎麽這麽亂?”

    上午時分,韓梁感覺到集鎮中似乎有些混亂,去找他的妹妹打聽消息。

    韓家嫁了一個嫡女給朵顏衛的軍事貴族滅裏做妾。

    三人剛剛到集鎮最中心的大帳邊,就人喝道:“給我拿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