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坐著八仙桌的主位上,坦然的受眾人之禮。隻是微笑著點一點頭即可。

    坐在張昭身旁的李幽羨慕的看著這一幕。這真是人生的巔峰啊!他到九邊遊曆,想要博一個封妻蔭子。沒想到反倒是張昭在京中把這條路走通。

    崔元正和雅間中的幫閑詢問,東樓這裏有那些當紅的姑娘,又有那些新人,那些姑娘才藝出眾。張昭道:“崔兄,先辦正事吧。”

    “哈哈,好,好。”崔元揮揮手,讓幫閑先去雅間外候著,道:“伯爺,這幾位勳臣子弟想去軍事學院讀書,然後到薊鎮軍中曆練。為此,他們府中都願意買一些戰爭債券表示支持。”

    張昭拿著茶杯,目光從雅間裏八名勳貴子弟期盼的臉上掃過,笑道:“原則上我是同意的。但是,我擔心這條路你們走不通。”

    劉泰約莫二十四五歲,站起來,抱拳道:“伯爺,請你明示。”

    張昭道:“大明皇家軍事學院的招生,理論上是考試通過才錄取。但諸位府裏若是願意多交兩倍的學費,祖上於國有功,這點人情還是有的。

    然而,諸位能否從軍事學院畢業,這要看讀書是否夠努力。這一關我是不可能放水的。

    其次,你們取得畢業成績,決定授予何種官職。基本都是從軍中的總旗、百戶幹起。戰場危險,想要晉升到衛指揮、都指揮這樣的將軍銜必然是九死一生。

    所以,你們回去和家裏清楚。”

    張昭並不拒絕大明的勳貴子弟進入軍中效力。這些人雖然都被京中的酒色財氣掏空身體,消磨意誌,但基本上起步條件、受過的教育比軍中大部分將校都好。

    但是,他絕不會給這些人的晉升開後門,那是對底層士卒的生命不負責。要升上來各憑本事。

    劉泰愣了愣,和幾名同伴交換目光,然後代表眾人咬牙道:“伯爺,我們願意。”

    他們這些人的家世都已經沒落。在大明朝光有爵位,靠俸祿是很難活得舒坦。必須要靠田產,聖恩。所以,他們找到崔元這位駙馬都尉,和張昭搭上話。

    崔元插話道:“伯爺,十二日的拍賣,你看他們的表現。”

    張昭對劉泰的表態其實略有些詫異,隨即笑道:“交學費就可以。後日的戰爭債券拍賣不做強求。我自然有促銷手段。當然,我個人是建議你們盡可能的多拍。這筆投資會讓你們賺翻。”

    崔元笑道:“哈哈,那是當然。來人,上酒。”

    他直接把張昭的“投資”理解為跟著張昭混。

    張昭笑笑,也不解釋,和眾勳貴子弟喝了三杯,就起身告辭。此時,兩大青樓的花魁活動正好開始。李幽自是留在酒樓中。

    …

    …

    京中各方勢力的表現,歸納起來,還是對張昭大寧都司舊地是否有礦表示懷疑。

    不過,有些力量對張昭個人,表現出一定的投資意願。

    當然,沒有人認為張昭真的能把八百萬兩的戰爭債券銷售出去。軍費這事還得另找渠道。

    但是,十一日的真理報頭條,讓京中大半的人改變主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