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經過幾百年,全球範圍內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銀礦。白銀的產量會很大。這就會使得其幣值波動。銀本位、金銀複本位最終都會淘汰。

    金本位才是未來貨幣的本命!

    …

    …

    張昭和盧奉再聊了一會兒大明皇家銀行的發展。

    目前隨著業務的擴充,肯定是要招募人手的。盧員外這個人劃圈子的思想比較濃厚。目前隻招募他老家的夥計,還有就是張府私塾出來的學生。

    但這明顯已經不夠用。

    學生到知行白酒商行中當賬房學徒,再磨練個兩三年就合格。白酒的賬本能有多難,加減乘除。但是,涉及到銀行這個領域,數學功底不行難以勝任。

    “你給國泰商行打個招呼,聯合出資在京師成立初級學堂,對外招生,學製三年。教授語文、數學、地理、自然、政治五門課,培養各種人才。呃…,把‘自然’去掉,教材找新軍營要。”

    盧奉一臉懵逼,他不知道“自然”是個什麽課程。當然,這不妨礙他聽張昭的命令,忙道:“我這就去辦。”

    張昭交代完,沒往位於位於京師東北方向六十裏的大明皇家軍事學院視察。軍校籌備的事情由林文寧負總責,底下有具體的經辦人。他對“大管家”老林還是信的過的。

    張昭回安鎮陪妻妾們吃過午飯,就去往新軍營。研究三院已經將他要的東西研製出來,他回頭要拿給弘治皇帝看。

    …

    …

    九月初九,真理報上登出後軍都督府要再次拍賣戰爭債券的消息,很快就在京中引起轟動。

    中午時分,棋盤街上到處是出來“覓食”的大明官員。他們的話題自然都是登在真理報上的消息。

    王華和同僚們一起在一家酒樓中用餐。席間為首之人是德高望重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吳寬。

    吳寬搖頭晃腦的道:“張都督這是迫不及待啊!雖然作出一些規則上的改變,但短時間內搞第二次拍賣,我看難得很。德輝,你和張都督接觸較多,你覺得他是怎麽想的?”

    王華苦笑道:“吳前輩,這在下如何猜得到。或許他是想以他的名聲擔保啊!”

    “那也不頂用。關鍵在於大寧都司舊地是否有礦。”

    一幫翰林們紛紛附和。並不看好張昭的舉措。

    …

    …

    午後時分,報社鎮望海樓中。

    一群報社的總編們在二樓雅間中喝茶,閑聊。這個時間節點,各家報紙的總編們都不算忙。

    這個茶會是由真理報總編湯玄策組織起來,類似於報紙行業的協會組織。

    大明朝各行各業都有行業協會。京中賣煤炭的有行會,賣糧食的有行會。搞中介的一樣有行會。報業才興起,如今才算逐漸起來。以真理報的發行體量,其背後東家的權勢、地位,自然是報業中的盟主。

    湯玄策喝著毛尖,道:“在下估摸著明日會有各種關於戰爭債券拍賣會的分析文章,還請各位賣在下一個麵子。”

    盡量好話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