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看衛孚這樣子明顯來了火氣,認真的。讀書人嘛,信奉的是士可殺不可辱。

    當然也有人信奉:頭皮太癢水太冷。

    張昭瞪龐泰一眼,讓他收斂點,起身,拱手一禮,道:“我相信衛先生的是真話。請坐。待我把早餐吃完我們再聊。丁讚,給衛先生上茶。”

    他相信衛孚的是真話。敢理直氣壯的在他麵前這樣,總得有底氣。否則後果,你知道。

    而對此他有些好奇。

    明朝的讀書人,隻有窮秀才,沒有窮舉人。舉人的法是“金舉人,銀進士”。

    衛孚一個舉人絕對夠資格在薊州鎮走私中分一杯羹。這衛孚似乎有點不同。

    衛孚則是一愣,這位張大帥每每總是出人意料啊!滿腔的怒火在張昭的“禮遇”之下倒消失了些,不便再發作。

    …

    張昭迅速的吃完早餐。丁讚帶人過來收拾幹淨。清晨的陽光從驛館院的窗欄透進來。

    張昭這才和衛孚閑聊,“我問一個問題,衛先生勿怪。衛先生世居遵化,為何沒有往關外行商?”

    衛孚心中還有介懷,但他的性格也不想騙張昭。事無不可對人言。道:“在下家中人丁不興。族中投獻的土地就足夠生活。”

    張昭點點頭,也不深入的問下去。比如:沒有信得過的人,怕被坑敗壞名聲。比如:本錢不夠,經商有風險。

    “衛先生,關於韓家的處理。我的意見是:事涉此事的人押解到京中,秋後問斬。以儆效尤。其餘人等流放遼東屯田。這是最終的決定。”

    衛孚急切的道:“大帥,韓家願意為大軍向導,並且幫朝廷大軍誘敵。”

    張昭道:“這個想法可以。我會采納。但是,有些事情是底線。鐵器和糧食是不能賣給北虜的。賣這些物資給北虜是對大明將士的殘害。”

    衛孚歎口氣,道:“多謝大帥坦言相告。另外,韓兄委托在下將其女兒送給你為侍女。在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韓家侄女就在驛館外,大帥自行決斷。”

    京中傳言張大帥年少成名,風流好色。娶平江伯府的庶女為妾,還順便納陳氏的堂妹、表妹。京中傳為風流韻事。韓家侄女容顏一流。若能侍奉在他身邊,於事情定會有轉機。

    然而,此時他確定張昭的想法,且其心誌堅定。韓家侄女的處理於韓家的命運而言根本無用。

    他出來,反而是有點看不起張昭。但受人之托,終究還是要提一句。

    張昭不以為意的道:“一事不煩二主。還請衛先生將韓家女帶回去吧。”

    衛孚神情微微慚愧,拱手告辭。

    …

    …

    九月初二,朝廷經過商議後,派遣刑部侍郎樊瑩到遵化處理通敵之事。

    此案在京中經過真理報、論道報、邸報等報紙披露後,引起一陣陣的申討聲。

    張昭和樊侍郎交接後,提交了一份奏章給朝廷。主要是談及韓家抄家之後的資產,張昭想要將其劃歸給後軍都督府,用作戰爭經費。數日後,弘治皇帝同意。

    奏章中還有一份對於韓家名下金礦的拍賣建議。

    九月初三,張昭抵達三屯營。此時,薊州鎮所有的參將、遊擊將軍都已經抵達。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