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

    “不行。”

    張昭話音剛落頓時遭到一片反對之聲。包括李東陽、馬文升。寅吃卯糧這是執政的大忌。

    戰爭債券,這個名詞屬於新名詞。但是此刻在西暖閣中的諸公,智商絕對屬於大明朝最頂尖的一撥人。稍微聽張昭描述一下,就知道張昭的是什麽意思。

    打白條嘛!

    隻是,增加了一些其他的法忽悠人去買。比如,拿稅賦做擔保。每年給5%的利息。

    李東陽道:“張昭,此事不可行。我不擔心對朵顏三衛的戰爭失敗,關鍵是你打贏之後,用什麽來償還這筆銀子?難道真用每年的稅銀去償還?那朝廷還運不運作?非得搞的下大亂不可。”

    其一,朝廷的賦稅要給下的官吏發俸祿,還有給軍隊發軍餉。不給,這兩個方麵都會出亂子。

    其二,敢借錢給朝廷的都是些什麽人?肯定是自持有一定的討債能力。這幫人鬧出起來,絕對會出事。

    戶部尚書侶鍾道:“李閣老所言極是。”

    左都禦史戴珊道:“此例不可開。”

    張昭道:“那下官以後軍都督府的名義發行兩年期收益率為5%的戰爭債券。以大寧都司舊地中的金礦、銀礦作為抵押。在北直隸和南直隸共募集八百萬兩白銀作為戰爭經費。”

    這才是張昭真正的目的。

    他其實並不想以戶部為主體去發債。戶部代表朝廷,這發的相當於是國債。

    他可以借戶部發戰爭債券,其他人難道不能借戶部發個什麽建設債券之類的?長期下去,戶部的信用肯定會坍塌。這其實不利於國家治理。

    李東陽、侶鍾兩人就是一愣。感情戶部發債就要拿稅賦擔保,你後軍都督府就可以用大寧都司舊地裏的礦產抵押?

    工部尚書曾鑒問道:“新秦伯,大寧都司舊地有金銀礦?在何地?”

    曾尚書也算是能臣。不過相比前麵那幾位來,地位要低。所以對張昭比較客氣。主要是張昭剛剛噴的半個朝堂不和他話啊。礦務,正是工部的範疇。

    大明朝的礦業,可以這樣一句,全都是朝廷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目前是官礦和私礦並行。反正,朝廷很難從礦業中收到稅。

    張昭要拿還沒有占領的地方上的金礦、銀礦做抵押,朝廷也沒理由阻攔他。

    張昭肯定的道:“朵顏衛的地盤上肯定有。具體何處回頭請工部的工匠去勘測就行。”

    曾尚書一陣無語。考慮到張昭的政治信譽,姑且信他吧。

    李東陽想一想,拿戶部去給張昭做擔保風險太大。現在金礦、銀礦還沒看到。向弘治皇帝道:“陛下,臣以為可試行之。若能募集到錢糧,則兵出古北口、喜峰口,滅朵顏三衛。”

    弘治皇帝見問題解決,心中隱約有點擔心張昭“忽悠”不到足夠多的人去買“戰爭債券”。但又隱約有點期盼。畢竟可以解決戰爭經費的問題。朵顏三衛無故犯皇明,他為子,難道不應該“報複”他們嗎?

    “準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