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一口氣提了四個要求,弘治皇帝全部都應允。而這四個要求之中,其實某些條款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譬如:軍事保密製度,不僅僅是限製報紙報道那麽簡單啊!

    再比如:大明皇家軍事學院的招生、畢業,這可都是軍官。兵部到底認不認?

    武舉這個東西,大明朝不是沒有。但是兵部從來都不會給這些武舉人合適的官職。

    諸如此類。

    但是這些,張昭並沒有都提出來。他目前在朝堂上還沒有一錘定音的權勢。這些東西能開一個口子就算不錯。不可能把這些改革一步到位。

    …

    張昭略微停了一會,在所有朝臣都以為張昭完時。張昭深深的吸一口氣,朗聲道:“陛下,昔日前漢之陳湯喊出‘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我朝太祖高皇帝驅逐韃虜,重整山河。自古得國之正莫過於此。至有皇明百年之基業。如今聖君當朝,大明中興。

    今朵顏部,膽敢犯我皇明威。微臣不才,願效法前賢,覆滅朵顏三衛。將此三部首領首級明示萬裏。以昭告下: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臣請陛下準臣出戰!”

    西暖閣中瞬間一片嘩然。

    張昭前麵鋪墊、扯淡的話不去管,核心意思就是一個:要報複朵顏三衛。

    這真的是一個正常至極的請求。敢問西方列強的時代,冒犯列強不需要付出代價嗎?憑什麽不報複你?

    弘治君臣這些年真是被“冒犯”習慣了。你,之前十幾年那年不鬧點邊患?一時間,君臣的思路都沒往這方麵想。但是,給張昭喊出來,這感觸就大不一樣啊!

    仿佛陡然間大家重回洪武、永樂年間!那時候的大明威壓四海,打遍下無敵手。

    這並非是一種虛假的情懷上身。而是,此刻西暖閣的群臣都明白,大明是真的打得贏朵顏三衛。三衛那兩三萬騎兵算個鳥啊!新軍營都擴軍至一萬五千人。

    劉大夏忍不忍,沒有出列訓斥張昭國庫中沒有銀子,不能擅開邊釁之類的話。

    這不是因為他剛剛張昭罵過,所以他不敢話。一代明臣不至於就這點水平。

    而是,現在朵顏三衛欺負到頭上來了,他這個兵部尚書還在扯淡,阻攔大明報複回去。消息傳出去,他能被讀書人的口水淹死,名聲肯定臭大街。

    記住,這是大明!

    如果是宋朝,指不定還真就算了。文官骨頭軟的不行。我大清,尼瑪把遠東大片的土地在某聖祖手上割讓給毛熊還能吹爆。

    在大明朝,別管打不打的贏,大部分讀書人都是強硬派!這是身為一個明人的驕傲。太祖、太宗皇帝打出來的民族自信。蒙古雄霸八方,橫掃歐亞大陸。在太祖皇帝麵前如何?

    這相當於是踩著世界霸主(衰弱體)的屍體立國的!其百姓、讀書人的骨子裏怎麽可能沒點自豪感?

    戶部尚書侶鍾歎口氣,了四個字,“戶部沒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