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方才同僚已經介紹你認識。有什麽困難和要求,你盡管提。本府能辦的,一定會幫你辦。”

    李道立和胡溥是老熟人,笑著拱手道:“下官的當務之急是舉行考試,招錄官吏。還請老大人行個方便,將府學借我作為考場用幾。”

    “此事本府自當支持。”胡溥一口答應,然後問道:“你準備如何考核?本府這裏日前一堆人來詢問。”

    李道立笑道:“老大人,下官也是一頭霧水。去拜訪了李閣老、張伯爺才算理出點頭緒。

    第一,要求能識文斷字,會讀寫。最低水平是要看懂真理報上的文章。

    第二,因為轄區之內會有商鋪。要求能會算術。最低要求是學數學水平。

    第三,熟知大明律法,判例。”

    胡溥就笑起來,道:“嗬,按照李大人這個標準,錄取人數最多的群體肯定是京師中的吏員。而非讀書人。好在也隻是一些雜職官。不然容易出亂子。”

    “誰不是呢。”李道立附和一句。

    胡溥道:“那東城兵馬司原有的兩百餘役卒怎麽安置?巡捕營還可以退到團營中去。官吏招錄滿之後,那有這些人的位置?”

    李道立對這個問題有所準備,他和張昭溝通過,道:“老大人,東城巡捕營並不退回團營。和這兩百役卒一起,裁汰老弱,一起整編為一個營,總計40人,分散駐紮在東城,作為警察局的緝捕隊伍。

    被裁汰的役卒有三個選擇。其一,可以選擇拿一筆補償銀子離開,另謀生路。其二,可以去國泰商行下屬的工廠做事。其三,移民開平中屯衛。張伯爺保證生活。那裏要大搞城市建設,需要人力。”

    胡溥和李道立聊了一會,將他送出內堂,返身回來仔細思考著這個“大變局”。

    片刻後,幕僚王師爺過來陪著話。

    聽完李道立的安排之後,王師爺道:“東翁,這隻怕是新秦伯的安排。”

    胡溥五十多歲,感慨的道:“誰不是啊。”

    兩年前,人生命運基本可以由他一眼而決的青年,如今已經是貴為國朝的新秦伯啊!當年參與會審的三人。大宗師何愈已經致仕。他這個順府尹不久後就要轉遷。禦史李道立成為張昭可以調動的“棋子”。

    隻能人生真奇妙!

    王師爺琢磨一會,道:“東翁,秦新伯被迫將警察局歸在順府衙之下管轄。這不定是東翁留任的機會。”

    國朝順府尹高配正三品。但是,其話語權和部院大臣們差遠了。就是禦史們聲音都比順府府尹大。

    而新成立的警察局向上侵奪刑部權限,向下侵奪府縣權限。這實際上增加了順府府尹的地位。

    “被迫”,自然是因為五城兵馬司實際上是受禦史們管轄的。和團營、錦衣衛都有牽扯。但張昭不可能將這個職能部門歸在五軍都督府名下。也不能給都察院,隻能給順府。

    胡溥點點頭,“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