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張昭承諾不會將她送人後,這姑娘在家裏的存在感便高了一些。

    張昭道:“是啊。其實我更希望他們能夠進研究院,或者進軍營中。但沒辦法啊,到處缺人。他們這些優等生不得不提前畢業。不知道他們將來的成就會不會拉下來。”

    新軍營的征兵年齡是18歲至5歲。從新軍營初級學堂裏出來的學生相當於是軍校生,準許十六歲入伍。這些人未來的方向是炮兵。炮兵屬於技術兵種,需要高學曆。

    慕容雪通過後,站在張昭身邊,等著排在她後麵的馮夕夕和寧瑤走過來,輕聲道:“少爺,他們雖然失去深造的機會。但是比他們的同學起步早啊。隻要他們肯努力,肯定能有所成就。”

    張昭給慕容雪安慰著,心中的情緒好一些,舒一口氣,道:“你的也對。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的。錐處囊中,其末自現。”

    在京師職業技術學院中逛了逛,張昭就帶著妻妾們繼續今的行程:他是報社鎮過來的,到技術學院,接下來到美食鎮中。

    他已經派人通知陳夕鳳。

    …

    ...

    薑承業幾人從林蔭路上出來,往校門口北側的行政樓而去。

    除開薑承業畢業於新軍營初級學堂外,其餘幾名青少年都是京師職業技術學院招收的新生。

    今是學校的休沐日,薑承業作為教員,把他帶的班級裏的學生找幾個來打雜:領取新教材。

    一名學生羨慕的道:“張伯爺的妻妾真漂亮。”

    薑承業搖搖頭,沒接這個話茬。張伯爺的女眷當麵,他們肯定不敢失禮去看。但驚鴻一瞥,卻足夠令他們震撼。張伯爺的幾名妻妾確實漂亮,比他們同學當中最漂亮的張靜還要漂亮。

    “你們還記得前段時間韃靼使臣在棋盤街撞死的貨郎吧?他是我同學謝浚的父親。全賴張伯爺當時主持正義。”

    “薑老師,這事誰不知道?當時真理報和論道報上都吵翻了。我爹雖然不認識字,但是每都去村頭要聽社學裏先生讀報。”

    這個話題一開,幾人都興奮的聊起來。

    一路閑談到行政樓中,正好遇著真理報社中當記者的趙統。

    薑承業在樓下招呼著他,把剛才的情況一遍,道:“趙大記者,咱們今晚在報社鎮裏一起聚餐。張靜去不去?”

    趙統錘一下薑承業的肩膀,笑罵道:“你子就惦記她是吧?今能遇著伯爺,夠你吹噓一陣的。張靜最崇拜伯爺了。你自己好好把握。另外,請改口稱呼我為趙編輯。”

    “我去。你還升職了。”

    “嘿嘿。最近京中創辦的報紙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至少不下十家。聽聞宮中的公公們都來摻和一手。咱們報社被重點關照。大批的編輯被挖走。我不升職誰升職?”

    薑承業笑道:“看你那不要臉的勁頭。”

    新軍營初級學堂第一批畢業生,八男八女,總計十六人。他們於弘治十五年三月離開新軍營中山腳下寧靜的學堂,投身到這激蕩的時代洪流中。

    此時,誰又能知道他們未來的命運呢?

    …

    …

    正午時分,張昭的車隊抵達美食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