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增強明朝國力這個目標而言,貿易順差、商稅這都是有益的補充,屬於外因。內因部分就是張昭現在正在做的:釋放人口,搞製造業。

    具體來,就是紡織產業、鋼鐵產業、基礎設施建造。

    幾人正閑聊著,溝通對談判的看法,這時一名吏飛快的跑進來,“老大人,韃靼使臣出事了。”

    …

    …

    張昭、焦芳、王華、柳淵幾人在焦芳的侍郎公房中閑聊時,韃靼的使者團一共四人也離開禮部。

    王子的長子,帶隊來談判的圖魯一直臭著臉。今的談判實在讓他不爽到極點,那些明人欺人太甚!還妄圖冊封偉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孫。也不想想他們的前朝是怎麽滅亡的!

    圖魯的漢話的並不標準。他並沒記住“南宋”這個朝代的名字。話,南宋當年的國號也是“宋”。

    博爾哈穿著藍色的韃靼貴族布袍,跟在自家王子身邊,勸慰道:“濟農,不必為今日的談判煩惱。談判和做生意是一樣的。漫要價,落地還錢。明人話的再難聽,這生意還是要做的。我們不讓步即可。”

    跟在圖魯身邊的另一名察哈爾貴族譏諷道:“博爾哈,你不要臉皮,還勸濟農不要臉皮嗎?今日明人欺辱我們的事跡傳回草原,我們如何向大汗交代?”

    他名叫合丹,是察哈爾部裏的一個千戶。

    博爾哈隻是永謝布萬戶下的一個部落的頭人,這一年來因推崇明軍的新軍衛火器戰法而得到大汗的賞識。他們這些大汗的本部察哈爾的貴族們早就看他不順眼。

    博爾哈低下頭。他作為一個部落的頭人,在草原上艱難求存。整個部族的軍事力量不過一千騎。得到大汗的賞識,劃分到一片肥美的牧場,得以休養生息。

    他在察哈爾部的貴人們麵前是沒有任何反抗的底氣。

    圖魯擺擺手,“走吧。”是非好歹他還是分的出來的。臨行前,父汗交代他的任務,並非來明廷談判。而是要一窺明廷的虛實。而真正負責談判的就是博爾哈。

    韃靼使團的四人走出禮部。此刻約是上午九點半許。等在外麵的侍從紛紛圍過來。

    圖魯等人翻身上馬,縱馬而行,“駕!”

    圖魯畢竟是年輕人。他知道好歹,但是心裏的火氣還是壓不住的。因而馬速很快。而且,他有意用這樣跋扈的行為試探明廷的反應。

    禮部所在的位置正是棋盤街後的江米巷。出禮部就是京師最為繁華的地段之一:棋盤街。此時雖然是盛夏的上午,但棋盤街上依舊有一些行人。

    圖魯自持馬術,並沒有減速。他身後的韃靼眾人當然是緊緊的跟著他。十幾匹馬略微提速,那聲勢就相當的驚人。行人紛紛躲避,棋盤街上在瞬間一片狼藉。

    就在這時,一名貨郎挑著擔子躲避不及,被圖魯的一名侍衛騎著馬撞翻在街邊。

    “死人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