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張昭被敲打禁止他幹預朝廷政務,當時多少人在等著看笑話,轉變立場?然而,張昭進宮後,應對得當,子賜他一萬鹽引,表明對其聖眷未衰。而此時,隻怕是聖眷還更進一步。

    張昭舉杯,和這桌的崔元、顧新、盧奉、周修、張銘、陳夕鳳一起喝一杯,笑道:“我正要這件事。”

    知行酒樓的收入。隻是暫時緩解他的經濟壓力。要解決,單靠這座酒樓是不行的。

    還得靠美食鎮的地產項目。

    聽張昭這話,雅間的眾人都是看過來。

    張昭略一沉吟,斟酌著語句,道:“美食鎮這個項目到今其實交付一大半。三大區域就剩麵積最大的住宅區沒交付。今後的走勢也是看得出來的。

    目前的消費,都是依靠建設公司的工人們在帶動。而青樓、會館等娛樂設施還需要時間。就我的估計,很有可能會冒出一堆米店、肉店、布店等店鋪。

    所以,我們最初試圖打造一個中高端消費區的想法是錯的。目前有兩個問題。第一,我們的房子賣不出價格。第二,建設公司吸納而來將近兩萬人的工人何去何從?

    這兩個問題,其實也是同一個問題。解決辦法呢,很簡單,要繼續給建設公司尋找大工程,養活這一批工人。同時,吸納足夠多的人口到美食鎮中定居。

    人口上去了。咱們的地產才能賣的出價格。

    所以,我手頭有三個大項目。

    第一,我準備以國泰商行牽頭,其出資50%,在京中募集剩餘的50%的資金,在美食鎮東,修建一座可容納五萬人的足球場。建築難題我谘詢過工部的工匠,問題不大。

    第二,國泰商行在美食鎮東南方向一裏處,開設一座大型的棉花紡織廠。同時輻射京師、津衛兩地。

    所以,建設商行的一些工人,是可以轉行,進入紡織廠中。現在的規模有點大。要分流。

    京師裏不差銀子。想要吸納大量的人口前來,一個是搞消費產業。就是我們現在做的。一個是搞製造業。

    第三,我位於京西北郊的新府邸已經動工。需要大量的工人。這個工程單,由建設商行承擔。

    做完這幾個大工程,總要到明年去。屆時還會有新的大工程上馬。顧兄不必擔心生存的問題。”

    張昭一口氣這麽大段話。眾人都在思考。顧新被點名,笑著道:“張兄運籌帷幄,我不擔心。”

    張昭笑笑。顧新其實沒有理解他的意思。乍一看,大明基礎設施建設商行總是掙紮在生死線上。但是,仔細的去想想,明朝的基礎設施很完善嗎?

    扯淡!

    將來,活多的很。隻是到時候未必是用裁撤的衛所士卒,到時候要用其他國家的“勞務工人”的。

    討論一陣子,長寧伯周彧的長孫周修道:“咱們就按伯爺的辦。不管大家怎麽想的,我們府上會再出五千兩銀子,投入到足球場的建設中。”

    英國公張懋的第三子張銳道:“我們府上也會投銀子進來。”

    眾人紛紛表態支持張昭的方案。這頓酒喝到下午三點多才散。不過,美食鎮的前景也變得清晰起來。

    將近一千二畝的住宅區,如果全部建成明代的四合院,以京城外一棟二進院10兩銀子左右的價格,賣上也就五萬兩銀子左右。要知道,美食鎮的啟動資金就是10萬兩。他們哪裏能回本?

    所以,建樓房賣是必然的。

    國泰商行的煉鋼廠才將將起步,要建混泥土的高樓大廈還有難度。但是建低矮一些的樓房問題不大。古代客棧兩三層樓高都是常見。

    張昭的經濟壓力,也會在住宅價格上升後,得到解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