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也隻有張昭敢這麽玩!為這點事就敢來求子幫忙。聖眷這麽不值錢嗎?其他人誰不是在關鍵時候才動用私誼來求子?

    張昭站起身,道:“臣名下有一家銀號,原來是給新軍營的將士發餉銀用。叫做大明新軍發展銀行。最近想要在北地發展業務,臣懇請陛下賜名,以增其信譽。”

    “哦?”弘治皇帝饒有興趣的放下碗,一名太監捧著銀盤接住白瓷碗,他轉過身來,笑眯眯的道:“銀行?就是去年你讓人送到宮中發行銀票的那家銀號?”

    張昭為什麽而來,他大致也猜的到。真理報、論道報他每日都是要看的。可以了解到各種市井信息。倒不想張昭竟然是提出這麽個要求來!

    “是的,陛下。”張昭沒廢話銀號和銀行的區別。

    弘治皇帝點點頭,沉吟半響,啞然失笑道:“朕處理半的政務,腦子都僵住,一時半會竟想不出好詞。這樣吧,朕先想想,明日派人去你府中告訴你。”

    張昭“大喜”的躬身行禮道:“謝陛下隆恩。”他這幅“大喜”的模樣自然是裝出來的。這是屬於不得不表演的時刻。他不至於為弘治皇帝答應賜名而狂喜。

    銀行的發展,有皇帝賜名的加持當然要增幾分名氣和保障。沒有,一樣也能往前走。

    張昭之所以提這個事,是為接下來要的話做鋪墊。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張昭作為他的心腹愛將,這點麵子還是要給的,道:“起來吧。不必拘禮。”

    張昭“感激”的道:“臣遵旨。近日京中紛擾,有百姓狀告臣在建造美食街時侵占其屋舍。禦史彈劾臣不法,魚肉百姓。臣願請大興縣衙審查此案。令真理報、論道報全程報道此案首末。”

    弘治一愣。

    他其實做好安撫張昭的準備。張昭這不過是錯。不法的勳貴比他著嚴重的多了去。還不是嗬斥兩句就算了?但不想張昭竟然主動提出讓有司介入,而且讓報紙跟著報道。

    這…

    弘治皇帝有點模糊的感覺,似乎要抓住張昭這麽做的用意。

    張昭直接解釋道:“陛下,目前京中輿論沸騰,即便是朝廷作出決斷,外麵未必肯信。那就讓輿論去監督,形勢自然就會慢慢反轉過來。日後,朝廷遇到這類事,都可以如此操作。”

    之前,丁國公府算隨便欺負他,靠的不就是輿論先同情弱者嗎?他一直隱忍著,沒有反擊。

    直到昨晚拿到陳夕鳳給報告,對事情的來龍去脈有了解。這個時候自然要做輿論公關。

    而在此之前,他“試探”了弘治皇帝一次。就是“賜名”的事。還是那句話,不魚肉百姓的勳貴不是一個好勳貴。他隻有知道弘治皇帝的態度,才好繼續操作。

    弘治皇帝可以待他親厚,還有點待子侄的意思。且弘治皇帝為人是很不錯的。但他要真將弘治當長輩,那估計得悲劇。

    自從上次被敲打之後,他現在心中非常謹慎。這是真實的生活,而不是看曆史書。他不希望再出錯!

    弘治皇帝聽完,心中放鬆。本以為要為張昭擔一些科道言官指責的。現在張昭自己就能處理,笑道:“準愛卿所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