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的李婉,方晶,虎子,還有在另外一張八仙桌上吃飯的瑤琴、秋月並幾個丫鬟都看過來。

    張昭笑一笑,也不解釋,道:“這事已經過去了。吃飯吧!今韓娘子的魚羹做的不錯。和周大娘有的比。”

    他心中略幾許苦澀感。

    不久前,他從廣寒殿中出來,總結那一次突然的驚濤駭浪,他認為得失是一半一半。確實如此!

    但是,這和他回京之前的設想有點大啊!他早就計劃好,回京之後勸弘治皇帝接受和韃靼人互市,繼而試點廢除衛所,釋放大批的勞動力。

    同時創辦報紙,掌握輿論權。再教育改革。不需要去碰儒學那一塊。而是去搞基礎的義務教育。隻要識字,後麵把工廠開起來,機器運作起來,產業工人還不好培養嗎?

    而且,推行全民義務教育,好處很多。第一,可以增強國民的認同感,促進各民族融合。這不需要多吧?

    第二,加速推動第一次工業革命建設。工業革命,不是把蒸汽機搞出來就完事。蒸汽機要運用到社會生產中啊!它需要一個過程。譬如我朝的工業化,就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跡。

    想想看,那些老牌的帝國花了多少年。

    張昭現在就是要縮短這一過程。義務教育,能在幾年之後,收獲大批的產業工人。甚至是,如果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還會大批的工程師。

    德國在一戰前就是以此超越了英國的工業生產總值。

    歸根結底一句話,義務教育好啊!

    然而,計劃終究隻是計劃。國子監改革計劃受挫。他還沒開始推動義務教育,就被迫腰斬。

    想想看,要是大量的監生畢業,進入待業狀態。吏部大堂人滿為患。到時候,再推動在全國各地設立大量的“學”,把這些監生們仍過去當老師(給一個吏員或者從九品的雜職官身份),把教材一發,何其之爽!

    這就是自上而下的速度、好處。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哪用的著,他現在苦逼的去自己辦學培養產業工人?

    見張昭“強作笑顏”,婉兒正要安慰張昭,忽而聽的前院裏有馬車聲。通傳後,韓娘子帶著一個穿著黑裙的高挑少女走進來。身姿高挑,姿容美麗。

    “少爺,蔣太監府上用馬車送來一名侍女。是你知道。”

    張昭頂著妻妾、俏丫鬟們刷刷看過來,且毫不掩飾曖昧的目光,平靜的點頭道:“嗯。你帶她安置下來。在婉兒這裏當侍女。”

    方晶“噗嗤”一笑,嬌滴滴的大美人,身穿白裙顯得身段婀娜,凶挺腰細,接過這件事,道:“韓娘子你先去吧。我來安排。”著,漂亮的美眸嗔張昭一眼。

    相公這是官場失意,情場得意嗎?算是永康公主送來的美人兒,這是第二個侍女。

    張昭略感窘迫,汗顏道:“我晚上給你們解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