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和津衛的郊外就是非常合適的棉花種植區。原材料有,再把工人培養出來,再搞出紡織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曙光就會出現!紡織機都有了,蒸汽機還遠嗎?

    王承裕並不知道張昭的打算。但是看得出來張昭情緒並不算低落,一些誅心的安慰話就沒必要講。

    譬如:子最終還是信任你的,不然不會賜你鹽引;子如此敲打你,將來君臣相安,若不攔著你,隻怕君臣難以善終,子終究是一片好意。

    這些話,他相信張昭都想的明白。

    王承裕點點頭,讚同張昭的想法,“你要辦職業技術學校培養印刷工匠來反哺報社也可行。一所專門培養工人的學校,不至於犯什麽忌諱。”

    張昭道:“我想也是。今日來,還有一事。想請老泰山加速推動軍籍轉化為民籍之事。贖買土地的事情先擱置。至少在津衛的衛所廢除之前不要管。”

    其實,按照正常的邏輯,張昭突然被弘治皇帝敲打,他出宮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聽緣由。

    之前,張昭還奉命和太子親近。弘治皇帝真的是有意敲打他,不會以這樣的方式。所以,必定是有人在弘治皇帝麵前告了他的黑狀,令子生怒。

    但是,張昭出宮後壓根就沒想去查什麽。還查個屁,他腦子不傻就知道是誰幹的。

    別人不知道,他這後世來的穿越者,難道還不知道張鶴齡是個什麽鳥人?難道還不知道張皇後是什麽性子?又能不知道張皇後的枕頭風有什麽威力?

    王承裕不是官場白,張昭之前和他暢談過數次,他知道張昭的習慣,喜歡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現在張昭明確的要求他擱置贖買土地的事情,便有點明白了。

    王承裕看著張昭的神情,沉吟片刻,徐徐的道:“行吧。”

    他的性格,清平正直。但是明顯這次利益集團反撲的力度有點大啊。差點把張昭送進去。他已經不是隻求名的言官了。

    張昭拱手一禮,正色道:“老泰山但請放心,這件事我會解決。對麵的人太多,需要分化拉攏。不過,咱們近來不要搞動作,略微等一等。”

    兵者,軌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王承裕笑笑,伸手示意張昭喝茶。他對待學生是很嚴厲的,對自己的要求也很嚴。否則,何以稱一代名儒。但是他做事絕不迂腐。

    更何況,他和張昭共事這段時間,對張昭這個女婿還是很滿意的。喝著茶,忽而想起一件事,略帶點教訓的道:“你在安鎮那棟屋舍,地方倒是大,卻布置的亂七八糟。哪有一點讀書人的格局。你在京西北的那三千畝地,我推薦一個人給你設計。”

    所謂讀書人的格局,就是儒家士大夫那一套。反映在建築布局,就是四合院這種。

    四四方方,正房居中。象法地,君臣相佐。

    張昭在安鎮的布局,簡直像狗啃的一樣,一點規則都沒有。他自己住在東南角。

    張昭厚著臉皮道:“好。”

    他最近正在想這個事。他的步驟是先把圍牆修起來,再找人設計,等資金到位之後再破土動工。

    這倒是打瞌睡就有枕頭來。其實,王老大人不給他推薦,他是準備找駙馬崔元或者蕭敬問問。最好的工匠,園林設計師,一定是在皇家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