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一漢當五胡,漢朝的冶煉工業功不可沒啊!漢軍的武備水平明顯高於諸胡。

    而在排槍戰術時代,鐵器的主要用途便不是在冷兵器製造上。而是轉化為製造槍、炮。剩下的能用鋼鐵增加國力的便是鐵軌。

    歐洲諸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的幾十年內,鋼鐵產量其實並沒有立即爆發,而是慢慢增長。直到鋼鐵戰艦、飛機、坦克的出現,鋼鐵產量才爆發。

    張昭搞鋼鐵工業,先倒不急著上量,滿足製造槍、火炮的需求後,他準備上鐵軌。

    蒸汽機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搞的出來的。馬拉火車是一個選項。即便是馬拉的火車,其運輸量、速度也不是現在的官道和水路能比的。

    董朗笑著應下來,“行啊。”

    著話,張昭帶著董朗、王武、龐泰幾人離開冶煉工廠,往新軍營初級學堂而去。

    張昭這段時間在新軍營中,除開練兵,就是在關注教育。

    初級學堂成立的初衷,本意是讓火器工匠們的子弟有書讀,技術能夠傳承下來,讓新軍營的軍官得到補充。

    現在,到處都在差識字的學徒。

    張昭已經在考慮將新軍營初級學堂設定為學,擴大招生範圍,降低招收學生的年齡。再增設兩所中學。其一為職業技術學校,專門培養學徒。其二為軍官學校。

    但是,他現在缺少老師、資金。特別是資金,一文錢難倒英雄漢。還得等國泰商行壯大後反哺啊!

    國泰商行五成的利潤歸新軍營。

    …

    …

    中午請董朗在家中吃了頓酒,張昭和他談了談鋼鐵產業的前景。國泰商行下屬的冶鐵公司,早期隻做鐵鍋、農具這些活兒。之後,要承擔冶煉鋼鐵的任務。

    張昭指的是真正的鋼鐵,而非目前這種熟鐵(低碳鋼)。

    董朗看到技術人員,心裏有底,至於怎麽忽悠技術工匠到永平府,這是接下來幾的事。他心中的大事去掉,心情舒暢。拜別張昭後,回青龍鎮看他二嫂。

    青龍鎮裏的董氏家族內部早就完成清洗和權力轉移。董敘、董朗父子掌控著董家的前途。而原來的族長董鼎等人被邊緣化。這兩年董氏商行也賺了不少錢。

    董朗的父親董敘,就在幫知行商行打理著白酒生意。董家子弟、賬房、夥計大都都投身到這個行業中。他們原來的布匹、煤窯等產業也壯大不少。

    主要是張昭這塊牌子好用。當然,董敘還是很明白的,不敢搞兼並、謀人家產的事。所以,他們的其他產業隻是壯大,而不是膨脹起來成為大商家。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被張昭所厭棄、打擊的董鼎等人日子自然很難過。

    董朗的二嫂李娘子,之前和他定過婚,然後退婚,嫁給其堂兄。董朗此時已經成親,妻子是京郊的一個大戶人家、縉紳。但他始終難忘初戀。

    最近他堂兄和二嫂關係不佳。

    張昭並不知道董朗的私事,送走董朗後,在書房裏整理他的思路。

    如何引導明朝改革,這是一個大課題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