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張昭算是李東陽的派係。李東陽賞識張昭朝堂中人人皆知。張昭去李大佬府中也不是一回、兩回。但是,自張昭封伯爵之後,他就不能去李東陽府上。

    這是非常犯忌諱的!文臣和文臣之間,武將和武將之間,找個幌子,還是可以相互拜訪的。但是,你一個閣老見帶兵的大將,你們倆想幹什麽?

    造反嗎?

    張昭道:“還請子遠兄轉告李閣老,貿易量的規模,最好是能達到百萬兩白銀的級別。若是能把貿易順差擴大到五百萬兩,韃靼人基本就要趴下,準備翻臉。”

    李幽對軍事、政治都是有所涉獵的,張昭的密折他當然沒資格看,但是李教諭有心栽培他,將從李東陽處聽的消息全部都告訴他,張昭這個答複,他還是聽的懂的。

    李幽鄭重的作揖行禮,道:“謝子尚。在下一定將話帶到。”

    他這一禮,不是張昭的話有多麽重要,而是因為張昭在幫他。

    明明是李東陽叫李教諭傳話,但是李教諭卻把他的得意弟子李幽派來找張昭。意思不自明:他希望李幽擔任張昭和李閣老的聯絡人。

    從李教諭的角度而言,他最出色的弟子當然是張昭。但他感情最深的,還是李幽。畢竟李幽跟著他求學的年限比張昭長啊!

    他之前想撮合張昭和李幽的關係複原。但李幽明確不可能。所以,他希望張昭能幫李幽一把。

    別看這個“聯絡人”的身份,一邊是軍中新進的大佬,一邊是閣臣,李幽來返幾次,以他生員的身份,在京中的地位自不必細的。

    而張昭承李教諭諸多人情,應承下來,直接指明要李幽給李閣老回話。所以李幽謝他。

    張昭對李幽是不怎麽信任的。這個人情是給李教諭的。笑一笑,道:“喝茶。”

    李幽坐下來,微微沉默的喝著茶,這杯茶喝完他就得告辭,隻是終究還是忍不住出聲提醒道:“子尚,你怎麽還安坐在家中?現在京中關於你的消息可是到處亂飛。”

    張昭問道:“什麽消息?”

    李幽歎口氣,挑明道:“子尚,不是關於你封爵的事。而是你要廢除衛所的事。西北寧夏、固原兩鎮試點已經完成,兵科給事中王大人過兩就要回京,這事總要有個定論,是不是往下推廣。

    最近,京中會試剛剛結束,就等著殿試。現在,大批的士子匯聚在京中。圍繞著此事在酒肆、青樓中產生各種爭論。這些士子都是全國各府縣的舉人老爺,最次也是國子監生。他們會將這件事的討論帶到全國各地。

    你要有所行動啊。否則,屆時大勢一起,你有子聖眷也沒用。搞不好還有性命之憂。須知,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張昭笑一笑,客氣的道:“多謝子遠兄提醒。”

    他雖然打定主意當一段時間的鹹魚,不搞事。但是,廢除衛所,推行募兵,退役,這是他正在做的事。若真有人要攔著,他不會客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