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寧第二次來王家采購,采購額是兩萬兩白銀。其中一萬兩采取銀票支付的方式。其餘則是現銀(戰場繳獲的物資賣不少銀子)和以張昭個人名義的借貸。

    這批物資都是走張昭現在回去的路線。因為黃土高原中是不可能大規模運輸物資的。

    張昭走這條路線也是要和他的便宜老丈人、清查土地的欽差王承裕見麵。

    王承裕率先動手的不是最容易成功的寧夏為,而是采取先難後易,一開始就在查甘州衛。稍後,平涼府的曾家就被牽扯進去。真以為兩家是親家,一點牽扯都沒有嗎?

    張昭並沒有調遠在靈州的新軍衛前來固原城,而是將周豫的奮武營八千精銳調來坐鎮。

    十一月底,風雪彌漫在固原城中。秦紘秦總督加固、擴建固原城的工期在大雪來臨前就暫停。民夫們被解散回家。

    張昭從王家的府邸中出來,帶著王娘子,到城中的驛站去見王承裕。

    王承裕繼承著王恕的衣缽,頗有名臣風範,這次出京任欽差辦事,沒有住在王家在固原城中的府邸(便宜張昭了),而是住在驛站中,以示隻有國事,沒有私誼。

    馬車在雪中平穩的行駛著。水泥如此利器,固原城中自然是鋪水泥路。大雪紛飛,道路濕滑,馬車也不敢提速。

    “相公,沒事吧?”王娘子握著張昭的手,有點擔心。她怕張昭和父親的關係處理不好。這是張昭第一次去拜訪她父親。她自然是去過很多回。

    張昭給她一個安心的眼神,“沒事。”

    一行人徐徐的進驛站中。早就隨從去通報。這邊亦有驛卒過來照料馬車。張昭和王娘一起穿過儀門、庭院,到驛站中最好的院落中見王承裕。

    張昭這個人有點“便宜嶽父不待見”體質。方晶的爹如此,王娘子的爹依舊如此。倒是婉兒的爹,他正宗的嶽父,還能閑扯幾句。

    不過,換過來想,要是他養了十幾年的女兒給人做妾室,估計他也想打人。

    王娘子到後麵陪她姨娘話。張昭和王承裕在前廳裏枯坐。

    拋開翁婿的關係,身為王恕的繼承人,三原學派的領袖,王承裕在明史中留了一筆。而且,是和王恕在一篇傳中。當然,他的功績主要在學術著作上。

    三十八歲的王承裕時任兵科給事中(從七品),麵容和王恕相仿,坐姿端正,穿著淡青色的文士長衫,麵無表情的拿著白瓷茶杯喝茶,對張昭很看不上。

    他一代文章大家,三原學派的領袖,關學的重要人物,隨口問幾個經義上的問題,張昭都答不上來,這如何讓他滿意?

    弘治八年,他在三原講學,親自講授,師道自居甚嚴,弟子鹹知敬學。張昭這種讀書人,在弘道學院基本上要被開除。連他女兒的水平都比不上。

    張昭沉吟一會後,懶得再和王承裕談經義,拱手道:“王大人,我到固原城有幾日,準備雪停之後繼續北返靈州。這固原鎮的事情,得定下來了。”

    是固原鎮,其實就是對平涼府大族曾家、甘州衛一幫蛀蟲的發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