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奏章流程,前麵的程序不,等皇帝批閱之後,奏章會下發到六科審核、存檔、下發。所以,通政司的書手會等在六科抄奏章節選,這就是邸報。

    通政司能抄,其他衙門當然也能派人來抄。在我大明京中衙門裏的十八羅漢中,通政司排名又不高。

    消息傳的飛快。

    而在消息傳遞的同時,自然而然的伴隨著一個疑問,西北這仗到底怎麽打的?報捷文書上太簡陋。

    張昭的個人書信,比捷報晚兩抵達京城。他當然不是二十四日才發的書信,而是在二十日等韃靼騎兵退回長城以北就發出。

    分別是寫給蕭敬、朱厚照、婉兒。

    西北的戰況,理當有保國公朱暉,苗逵,史琳三人以奏章的形勢送到朝廷。張昭最好是不要越級上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保大帥可以隨意拿捏他。

    他直接走私人渠道將西北的戰況上報。朝廷嘛,這個名詞究竟指的是誰?簡單的理解,就是弘治皇帝。他寫信給蕭敬,相當於是給弘治皇帝報告。

    而寫給太子朱厚照,純粹就是他和朱厚照的約定。當日離京時,他教了朱厚照軍棋推演的遊戲,滿足這子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

    寫給婉兒的是家信。

    八月初一,皇宮中一派喜氣洋洋的氛圍。

    朱厚照在清寧宮中給太皇太後(肅孝周太後)請安,順路在宮中和兩個堂妹們玩耍。

    主要是永嘉公主纏著他問西北的戰事。

    永嘉公主又長了一歲,六歲的姑娘粉雕玉琢,她還記得張昭這個人。張昭給她畫的自畫像還在她的寢宮中。而這幾她頻頻的在張皇後處聽到張昭的名字。

    永嘉公主身邊是皇太後(孝貞皇後王氏)收養在宮中的孤女岐惠王朱祐棆之女,永寧郡主。

    “張昭哪有別人的那麽嚇人?永寧,你問永嘉就知道。”朱厚照沒興趣和女孩玩,隨口敷衍。

    正著,劉瑾從殿外進來,將張昭的書信拿過來。劉公公等人固然是不喜歡張昭,但是他的書信誰敢攔截?爺這些都等著的。

    “快拿來,給我看看。”

    朱厚照拆開書信,迫不及待的閱讀起來,隨即臉色就變得極其不好。

    “保國公朱暉率大軍一萬分五路搜套,據臣所知,斬首三級。隨後,韃靼可汗王子以此為由,率十萬騎南下,意圖震懾明軍。保國公等擁兵四萬守紅城堡避戰。

    王子沿途拔城。都指揮王泰率部五千戰死於花馬池。鹽池旁的三座城堡陷落。臣率新軍衛在韋州城下苦戰取勝。此戰的軍事意義在於逼迫韃靼迅速退兵。另外,足以令王子蟄伏數年。除非他不想當這個可汗…”

    朱厚照讀完信,恨恨的罵道:“保國公、苗逵該死!”

    他經過張昭的教導,有西北戰事做例子,早非吳下阿蒙。京營四萬大軍勞師遠征,卻躲在城堡裏。那消耗的可是曆年積蓄的糧草、銀子。這叫虛耗國力。

    劉瑾、穀大用幾人麵麵相覷。

    顯然,張昭又給保國公下眼藥了。而保國公幹的事實在不漂亮。估計這位寵臣要被替代了啊!

    永嘉公主則是沒管這些,眨眨眼睛,模樣可愛,“太子哥哥,給我看看張昭的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