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火篩為萬夫長,率兩萬騎為前鋒,為大軍打開花馬池。本汗親率六萬騎為主力隨後接應。其餘各部為側翼。明日點起眾軍,由此地南下。”

    “喔喔…”

    大廳中響起一陣陣的歡呼聲,基本上每個軍事貴族臉上都帶著笑容,響應達延汗的號召。別管理由是什麽,三個月後再去鄰居家裏發財,沒有人會不願意!

    …

    …

    保國公朱暉打仗水平不行,但自幼在軍中摸爬打滾,他率部撤退時,自然會將斥候撒出去。而從後麵的斥候匯報來看,他感覺到有韃靼騎兵綴在他身後。

    閏七月初五,朱暉率麾下一萬騎兵返回花馬池城。他召集部將們在城中參將府開會。

    此次搜套行動,朱暉屬下的:張安、劉寧、周豫三個都督並其麾下的都指揮都參加。再加上固原鎮、寧夏鎮的參將、遊擊們。參將府的大堂中坐著十幾名將領。

    三邊總督史琳、監軍苗逵並各營的監軍們與會。

    朱暉命人將地圖掛起來,傍晚時的燭光照耀在眾將的臉上。後軍斥候傳來的消息,他們大致都知道。氣氛略微的有些壓抑。

    朱暉在鄂爾多斯草原上才對朝廷發出捷報,走神木一線,往京中發去,而這才幾就不得不退回到花馬池?身後還跟著韃靼大軍。

    朱暉強打起精神,聲音低沉的道:“諸位,現在尚不知道身後尾隨的韃靼騎兵有多少人。但有一個清晰判斷,不能野戰,要以防禦為主。大家都這仗該怎麽打?”

    神威營都督張安是宿將,頭發略花白,直率的道:“大帥,咱們步軍主力不在長城沿線,現在去調根本來不及。長城諸堡不可守。隻能用縱深換時間。”

    著,走到地圖邊,那長長的木棍點著地圖上的城池,“我們這一萬精騎要保存下來。撤退至紅城堡、葫蘆峽城、豫望城一線和步軍、火器部隊匯合。鎖住固原城的門戶。”

    史琳憂心忡忡的道:“那其餘府縣怎麽辦?”他是三邊總督,隻要韃靼騎兵進花馬池,那都是他的地盤。聽張安的意思是據城而守,任由韃靼人肆掠。

    張安沒回答。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先保住軍隊,再保百姓。

    苗逵尖著嗓子道:“史大人,各軍依城而守,大軍主力伺機而動。難道你還有什麽好辦法?咱們前些日都走過,從花馬池向南,靈州、韋州等地基本都隻有軍堡。這有什麽不能放棄的?屆時,他們師疲,能不能越過紅城堡還兩。”

    史琳還猶豫。

    朱暉道:“史總督,就這樣吧。趕緊向寧夏鎮、榆林鎮傳信,令他們死守。”

    軍議很快就開完。都是打老仗的將軍,撤退還不會就是笑話。問題是,那些處在韃靼騎兵南下必經之路上的明軍怎麽辦?譬如守花馬池的都指揮王泰。

    譬如,駐守韋州的張昭和他的新軍衛。他們在即將到來的騎兵浪潮中可以存活下來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