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逵插一句,嗓子有點尖銳,道:“不然在搜套時,新軍衛再次擅自改變作戰計劃,咱們大軍怎麽辦?”

    張昭算是聽明白了。

    朱暉的想法是想要將他壓製在韋州,不允許他再立新功。而且,韋州這個地方苦寒,給養要靠固原鎮供給。朱暉回頭還有大把的手段惡心他。

    或許是新軍衛一貫主戰,搞得朱暉等人以他必定會積極的參與“搜套”。畢竟新軍衛在大勝後傷亡人數很低。但他們怕是不知道他的想法:他本就想要留下來整訓。

    張昭自願留在韋州整訓,和被朱暉點名讓他駐守韋州是兩回事。他一聽就知道朱暉要卡他的給養。所以,軍中的宿將真要整人,那手段真是五花八門。

    給養這事他得留意著。等幾日,他前往固原鎮、西安府采購要把這事考慮進去。

    畢竟,按照他的命令,在大同府由吳臣整訓的新兵一團1400餘人,應該快要抵達韋州。同行的,應該還有陳康、方貫招募的剩餘的半個秦兵團約五六百人。新兵二團100餘人正由孫啟棟率領在榆林城外整訓。

    再加上要在五千百姓中招募約00人的輔兵。算下來,屆時新軍衛在韋州這裏的兵力將達到00餘人。這麽多人,吃飯、喝水、取暖都是問題。

    朱暉和苗逵兩人三言兩語將張昭安排掉。大堂裏其餘的將校都有些回過味來:此次搜套有很大概率立功!

    大堂中的氣氛頓時熱烈起來。要爭吵的地方,第一,分幾路出兵。總所周知,河套是“幾”形地形。寧夏鎮和榆林鎮在東西兩側,這是可以合圍的!

    第二,誰來擔任那一路的“搜套”主將。

    在這熱烈的氣氛中,末席張昭的身影就顯得有些落寞。

    這仿佛是在:保國公的臉不是那麽好打的。然而,這次搜套真的會大獲全勝嗎?

    …

    …

    韋州城,七月初六劉寧率京營四萬大軍抵達後並未停留,而是往西南方向前行數十裏,駐留在紅城堡、葫蘆峽城、豫望城一線。

    三邊總督史琳坐鎮紅城堡,調陝西鎮的物資供應大軍。此時,靈州城亦收複。奮武營已經傳來消息,他們順利收複花馬池城。韃靼騎兵正在緩慢的北歸。

    換言之,七月初大軍至西北後,整個西北局勢得到恢複。

    史琳、朱暉、苗逵三人在此期間不斷的調兵遣將。令參將、都指揮王泰率軍5000駐守鹽池(花馬池城),又令遊擊將軍、衛指揮楊敬率軍000駐萌城、楊敬駐環縣。令參將、都指揮使曹雄率軍5000駐鹽池三座城堡。令新軍衛指揮使張昭率部駐韋州。

    帶後勤糧草準備完畢,七月十一日,保國公朱暉匯集大軍誓師後,率精騎一萬餘人自紅城堡出征,過花馬池後,兵分五路出塞,開始“搜套”。

    他們的奏章早報到朝中。

    而此時,張昭卻率後勤隊反向南行,抵達固原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